解释成语“丁宁告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丁宁告戒:

拼音:dīng níng gào jiè
成语繁体:丁寍告戒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丁宁诫告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说话

成语解释:

丁宁;再三嘱咐。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

成语出处: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6回:“吾累次丁宁告戒:街亭是吾根本。汝以全家之命,领此重任。”
英语翻译:admonish again and again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丁” 的基本字义:

天干的第四位,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:~是~,卯是卯。 成年男子。 人口。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:园~。
含有

“丁” 的成语:

克丁克卯
甲乙丙丁
丁一卯二
孤苦零丁
零丁孤苦
可丁可卯
拔丁抽楔
白丁俗客
丁一确二
抽丁拔楔
逢吉丁辰
丁真楷草
丁宁告戒
人丁兴旺
眼不识丁
瘦骨零丁
丁公凿井
文搜丁甲
一丁点儿
一丁不识

“宁” 的基本字义:

平安,安定:~静。~谧。息事~人。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:~亲。归~。 守父母之丧,丧假:“前博士弟子父母死,予~三年”。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。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。
含有

“宁” 的成语:

本固邦宁
息事宁人
安国宁家
福寿康宁
食甘寝宁
省事宁人
除患宁乱
丁宁告戒
心绪不宁
坐卧不宁
心神不宁
睡卧不宁
国无宁岁
管宁割席
宁戚叩牛
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
宁可信其有
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
宁教我负人,莫教人负我
澹泊明志,宁静致远

“告” 的基本字义:

说给别人,通知:~谕。~知。~诫。~诉。报~。劝~。奔走相~。 向行政司法机关检举、控诉:~发。~状。控~。 表明,请求:~老。~急。自~奋勇。 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出现:~成。~竭(宣布某种东西用尽)。
含有

“告” 的成语:

告哀乞怜
求爹爹告奶奶
求亲告友
乞哀告怜
东央西告
买上告下
三求四告
大工告成
悬车告老
上求下告
哀告宾服
告往知来
告朔饩羊
户告人晓
死告活央
丁宁告戒
忠告善道
首战告捷
恶人先告状
自告奋勇

“戒” 的基本字义:

防备:~心。~备。~严。~骄~躁。 革除不良嗜好:~除。~烟。 佛教律条,泛指禁止做的事:~刀。~尺。斋~。 准备:~途。~装。 古同界,界限。
含有

“戒” 的成语:

清规戒律
戒骄戒躁
前覆后戒
劝善戒恶
坐戒垂堂
惩一戒百
持满戒盈
丁宁告戒
小惩大戒
猪八戒吃人参果,全不知滋味
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
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
言之无罪,闻之足戒
前车已覆,后车当戒
戒奢宁俭
覆前戒后
鸡鸣戒旦
绳一戒百
谆谆告戒
戒奢以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