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耆年硕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5
- 5热度
- 0评论


耆年硕德:
拼音:qí nián shuò dé
成语简拼:qnsd
注音:ㄑㄧˊ ㄋㄧㄢˊ ㄕㄨㄛˋ ㄉㄜˊ
发音:("xxzl.com.4072108016536");
成语繁体:耆年碩惪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近义词:耆德硕老
成语用法:
作主语、宾语;指德高的老年人
成语解释:
耆:古称六十岁为耆,泛指年高。硕:大。比喻年高而德望很重。
成语出处:
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海防》:“当今王大臣耆年硕德,虽不乏人,求其能深知水军事务,胆识俱优者,恐难其选。”
英语翻译:of advanced years and noble character
成语分字解释:
“耆” 的基本字义:
年老,六十岁以上的人:~老。~年。~绅。~宿(sù )(指在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)。 强横。
含有
“耆” 的成语:
耆德硕老
耆年硕德
耆宿大贤
耆儒硕望
耆儒硕德
骋耆奔欲
追趋逐耆
耆儒硕老
耆老久次
“年” 的基本字义:
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:一~。三~五载。 每年的:~会。~鉴。~利。~薪。 一年的开始:~节。新~。 有关年节的(用品):~画。~礼。~货。 时期,时代:近~。~华。~号(a.帝王用的纪年名称;b.公元纪年
含有
“年” 的成语:
年事已高
年复一年
烽火连年
流年似水
年逾古稀
寿满天年
天年不测
天年不遂
雪兆丰年
丰年补败
年华虚度
美意延年
年谷不登
天不假年
郑人争年
年华垂暮
天假其年
天年不齐
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
秀才造反,三年不成
“硕” 的基本字义:
〔~士〕学位名,高于“学士”。 大:~老。~材。~学(博学,亦指博学的人)。~壮。~果累累(喻巨大的成绩)。~大无朋(形容无比的大)。
含有
“硕” 的成语:
耆德硕老
丰功硕德
耆年硕德
硕望宿德
通才硕学
耆儒硕望
耆儒硕德
高才硕学
博硕肥腯
鸿儒硕学
硕学通儒
通儒硕学
耆儒硕老
硕彦名儒
硕大无比
硕大无朋
支叶硕茂
“德” 的基本字义:
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,品行,品质:美~。品~。公~。~行。道~。~性。~育(以一定的社会要求,进行思想的、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)。~才兼备。度~量力。~高望重。 心意,信念:一心一~。 恩惠:~
含有
“德” 的成语:
行好积德
讴功颂德
年高德邵
年高德韶
怀才抱德
明德慎罚
施恩布德
耆儒硕德
称功诵德
盛德遗范
崇德报功
酬功报德
德深望重
德薄望轻
德薄任重
导德齐礼
秽德垢行
称德度功
德厚流光
德言容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