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真赃实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5
- 4热度
- 0评论


真赃实犯:
拼音:zhēn zāng shí fàn
成语简拼:zzsf
注音:ㄓㄣ ㄗㄤ ㄕㄧˊ ㄈㄢˋ
发音:("xxzl.com.4071838391384");
成语繁体:真贜實犯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反义词:子虚乌有
成语用法:
联合式;作宾语;泛指犯罪的证据确凿
成语解释:
赃物是真的,罪犯是确实的。泛指犯罪的证据确凿。
成语出处:
明 徐渭《女状元》第三出:“临邛卓家失了盗,那伙做公的没处拿真赃实犯。”
成语例子: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五回:“吴良,如今真赃实犯,还不实说么?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真” 的基本字义:
与客观事实相符合,与假、伪相对:~诚。~谛。~挚。~心。逼~。认~。~才实学。~知灼见。 确实,的确:~好。~正。~切。 清楚,显明:看得~。咬字很~。 本性,本原:纯~。天~。 人的肖像:传(chuán )
含有
“真” 的成语:
真人真事
真真假假
真真实实
反朴归真
真凶实犯
真情实意
真情实感
真枪实弹
真刀真枪
情真意切
真伪莫辨
真心实意
真知灼见
真才实学
真凭实据
真赃实犯
真心诚意
天真烂漫
千真万确
去伪存真
“赃” 的基本字义:
贪污受贿或偷盗所得的财物:~物。~款。~证。追~。退~。人~俱在。分~。
含有
“赃” 的成语:
赃污狼藉
捉贼捉赃
真赃实犯
贪赃枉法
贪赃坏法
赃官污吏
拿贼见赃
拿贼拿赃
滥吏赃官
赃盈恶贯
赃心烂肺
赃贿狼籍
赃贿狼藉
赃秽狼藉
赃货狼藉
赃私狼籍
赃私狼藉
赃污狼籍
拿贼拿赃,拿奸拿双
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
“实” 的基本字义:
充满:~心。充~。虚~。 符合客观情况,真,真诚:~话。~惠。~际(真实情况)。~践(实行;履行)。~体。~情。~施。~数。~事求是。名~相符。 植物结的果:果~。开花结~。 富足:殷~。富~。
含有
“实” 的成语:
老实巴交
货真价实
荷枪实弹
敦本务实
开花结实
名同实异
泥名失实
向声背实
循名核实
有声无实
秋实春华
千真万实
亏名损实
务实去华
老实巴脚
后实先声
真实无妄
虚幻无实
按名责实
飞声腾实
“犯” 的基本字义:
抵触,违反:~规。~法。~罪。~颜(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)。~讳。 违反法律的人,有罪的人:~人。罪~。 侵害,进攻:侵~。秋毫无~。 触发,发作:~病。~愁。~疑。 做错事情:~错误。
含有
“犯” 的成语:
执法犯法
真凶实犯
作奸犯科
真赃实犯
打牙犯嘴
干名犯义
违条犯法
作乱犯上
触禁犯忌
逆天犯顺
有犯无隐
河水不犯井水
众怒难犯
东窗事犯
邪不犯正
秋毫勿犯
一客不犯二主
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
王子犯法,庶民同罪
强不犯弱,众不暴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