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芦菔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芦菔:

拼音:lú fú
注音:ㄌㄨˊ ㄈㄨˊ

词语解释:

即萝卜。《后汉书·刘盆子传》:“﹝宫女﹞幽闭殿内,掘庭中芦菔根,捕池鱼而食之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蔓菁》:“种菘、芦菔法,与芜菁同。” 石声汉 注:“‘芦菔’,现在写作‘萝卜’、‘莱菔’。” 清 赵翼 《连日无蔬菜至平戛买得萝卜大喜过望而纪以诗》:“食指忽然动,篱落见芦菔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芦” 的基本字义:

〔~苇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多生于水边,茎中空,茎可编席,亦可造纸。简称“芦”,如“~花”、“~根”、“~笛”、“~席”、“~荡”;亦简称苇,如“~丛”、“~塘”、“~箔”、“~荡”。 姓。

含有“芦” 的词语:

比葫芦画瓢
瓜芦
东扯葫芦西扯瓢
打破闷葫芦
打闷葫芦
西葫芦
冰糖葫芦
沙芦菔
穷士芦
闷嘴葫芦
闷葫芦罐儿
闷葫芦
没嘴葫芦
芦子
芦芽
芦锥
芦竹
芦雪
芦中人
芦席

“菔” 的基本字义:

〔莱~〕见莱。

含有“菔” 的词语:

沙芦菔
芦菔
莱菔
萝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