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著书立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著书立说:

拼音:zhù shū lì shuō
成语简拼:zsls
发音:("xxzl.com.40718052313");
成语繁体:著書立説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近义词:著书立言

成语用法:

用于褒义;讽刺时含贬义。一般作分句。

成语解释:

著:写作;撰述;立:建树;成就;说:学说。写书或文章;创立自己的学说。也作“著书立言”。

成语出处: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五回:“将南京元(玄)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;鼓吹休明。”
成语辨形:著,不能写作“箸”。

成语例子:

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,但仍潜心钻研,著书立说。
英语翻译:found a distinct school of thought
俄语翻译:писáть
成语谜语:写作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著” 的基本字义:

显明,显出:~名。~称。显~。昭~。卓~。 写文章,写书:~述。编~。~书立说。 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:名~。巨~。遗~。译~。~作。 古同贮,居积。
含有

“著” 的成语:

著书立说
鸿篇巨著
彰明较著
超超玄著
深切著白
深切著明
识微知著
彰明昭著
著书立言
粘皮著骨
沉著痛快
日新月著
枝附叶著
泻水著地
信誉卓著
成效卓著
罪恶昭著
著作等身
恶迹昭著
恩威并著

“书” 的基本字义:

成本的著作:~籍。~刊。~稿。~香。~卷气(指在说话、作文、写字、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)。~生气(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)。 信:~信。~札。~简。~函。 文件:证~。说明~。 写字或写的字
含有

“书” 的成语:

邪书僻传
坑儒焚书
金书铁券
蒋干盗书
公车上书
书声朗朗
书声琅琅
目不识书
目不知书
手不释书
书不尽意
书不释手
书囊无底
书富五车
名书竹帛
洪乔捎书
黄耳传书
牛角挂书
读书得间
黄耳寄书

“立” 的基本字义:

站,引申为竖起来:~正。~柜。~足(a.站得往脚;b.处于某种立场)。~场。屹~。顶天~地。 做出,定出:建~。设~。树~。~意。~此存照。 存在,生存:自~。独~。势不两~。 马上,即刻:~时。~刻。
含有

“立” 的成语:

廉顽立懦
树俗立化
树元立嫡
销毁骨立
行眠立盹
渊渟岳立
云屯森立
渊停山立
山奔海立
云垂海立
灭德立违
立少观多
立功立事
达人立人
矜奇立异
造天立极
继天立极
鹤立企伫
身无立锥
立场不稳

“说” 的基本字义:

用话来表达意思:~话。~明。演~。解~。 介绍:~合(a.从中介绍;b.商议;c.说和。合均读轻声)。~媒。 言论,主张:学~。著书立~。 责备:数~。 文体的一种,如韩愈的《师说》。
含有

“说” 的成语:

说好嫌歹
说梅止渴
说千道万
说是道非
说是弄非
说是谈非
谈空说幻
谈玄说妙
谈圆说通
异闻传说
指东说西
着书立说
会道能说
讲是说非
能说惯道
谈古说今
邪说异端
夸强说会
指天说地
信嘴胡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