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金钗十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9热度
- 0评论


金钗十二:
拼音:jīn chāi shí èr
成语简拼:jcse
发音:("xxzl.com.40805142310029");
成语繁体:金釵十二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金钗十二行、三妻四妾
成语用法:
作宾语;指人妻妾多
成语解释:
原形容妇女头上首饰多。后指人姬妾多。
成语出处:
南朝梁·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头上金钗十二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。”
成语例子:
你看为官的列金钗十二行。(元 郑德辉《王粲登楼》第一折)
英语翻译:have many concubines
成语分字解释:
“金” 的基本字义:
一种化学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,黄赤色,质软:黄~。~子。~笔。 金一类的,具有光泽、延展性,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(汞除外)。:~属。五~(旧指金银铜铁锡)。合~(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
含有
“金” 的成语:
却金暮夜
同心断金
燕骏千金
一言千金
真金烈火
千金一壶
千金买赋
金屋贮娇
金貂换酒
金钗十二
千金市骨
真金不镀
成城断金
金貂取酒
金貂贳酒
金声掷地
金台市骏
燕金募秀
积金至斗
金漆饭桶
“钗” 的基本字义:
妇女的一种首饰,由两股簪子合成:金~。玉~。裙~(旧指妇女。亦称“钗裙”)。荆~布裙(形容妇女装束朴素)。
含有
“钗” 的成语:
荆钗布裙
分钗劈凤
破镜分钗
裙布荆钗
荆钗布袄
裙布钗荆
鬓乱钗横
布裙荆钗
钿合金钗
钗荆裙布
分钗断带
镜破钗分
钗横鬓乱
金钗钿合
荆钗裙布
断钗重合
金钗换酒
金钗十二
“十” 的基本字义:
数名,九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)。 表示多、久:~室九空。 表示达到顶点:~足。~成。
含有
“十” 的成语:
此地无银三十两
各打五十大板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
人生七十古来稀
五十步笑百步
一传十,十传百
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
一登龙门,身价十倍
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
十家锅灶九不同
十步之内,自有芳草
十步之内,必有芳草
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
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
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绳
一人传十,十人传百
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
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
“二” 的基本字义:
数名:一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)。 双,比:独一无~。 两样,别的:~话。不~价。
含有
“二” 的成语:
书通二酉
二竖为灾
一客不犯二主
三下五除二
一不做,二不休
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
知其一,不知其二
知其一不知其二
二者必居其一
一是一,二是二
一山不藏二虎
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
一而二,二而一
只知其一,未知其二
二者必取其一
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
一不作,二不休
三分天下有其二
天无二日,民无二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