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鞑夷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鞑夷:

拼音:dá yí
注音:ㄉㄚˊ ㄧˊ

词语解释:

指 清 朝统治者。《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·大明国统理政教天下招讨大元帅刘示》:“韃夷当灭, 明 復当兴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鞑” 的基本字义:

〔~靼(dá)〕a.古代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:b.独联体民族之一。 〔~子〕旧时称蒙古族人。

含有“鞑” 的词语:

鱼皮鞑子
拍鞑
黄毛鞑
鞑夷
鞑妖
鞑虏
鞑鞑里
鞑靼
鞑子
鞺鞑

“夷” 的基本字义:

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:东~。九~(古时称东夷有九种)。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:华~杂处(chǔ ㄔㄨˇ)。 平,平坦,平安:化险为~。 弄平:~为平地。 消灭:~灭。族~(诛杀犯罪者家族)。 等辈:“诸将皆

含有“夷” 的词语:

俦夷
残夷
柏夷亮父
崄夷
玆夷
逐夷
烝夷
徐夷
消夷
倭夷
唐夷
烧夷弹
烧夷
秦昭盟夷
虔夷
聂夷中
留夷
流夷
陵夷
凌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