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胥士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胥士:

拼音:xū shì
注音:ㄒㄩ ㄕㄧˋ

词语解释:

唐 代设置公廨本钱,以公款作本钱贸易或放债取息,充作官署公费和官吏俸禄或津贴。为官府经管公廨本钱向官府纳课的民户,称为“胥士”。《新唐书·食货志五》:“﹝ 贞观 ﹞十二年,罢诸司公廨本钱,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,视防閤制而收其课,计官多少而给之。”《新唐书·食货志五》:“二十二年,置京诸司公廨本钱,捉以令史、府史、胥士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胥” 的基本字义:

古代的小官:~吏。钞~。 全,都:万事~备。民~然矣。 蟹酱:蟹~。 姓。

含有“胥” 的词语:

于胥
小胥
乡胥
山珍海胥
大胥
少胥
化胥
长胥
仓胥
不胥时
乐胥
包胥
刑胥
伍胥潮
伍胥
伍胥涛
吏胥
江胥
奸胥
华胥

“士” 的基本字义:

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:~族。~大夫。 旧时指读书人:~子。~民。学~。 未婚的男子,泛指男子:~女。 对人的美称:志~。烈~。女~。 军衔的一级,在尉以下;亦泛指军人;上~。~兵。~卒。~气

含有“士” 的词语:

湖海士
寒士
富士纸
富士山
遁士
鼎士
道士坠驴
道士鹅
道士
朝士
策士
博士弟子
博士
博士买驴
博士祭酒
博士后
傲贤慢士
韵士
愚士
新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