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膏唇贩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3热度
- 0评论


膏唇贩舌:
拼音:gāo chún fàn shé
成语简拼:gcfs
注音:ㄍㄠˋ ㄔㄨㄣˊ ㄈㄢˋ ㄕㄜˊ
发音:("xxzl.com.4072017105144");
成语繁体:膏脣販舌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膏唇拭舌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说话
成语解释:
犹言膏唇拭舌。贩舌,谓卖弄口舌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陈·徐陵《与杨仆射书》:“其外膏唇贩舌,分路扬镳,无罪无辜,如兄如弟。”
成语例子:
弟焉得膏唇贩舌,媚死及生,周旋其刻薄之心乎?★清·黄宗羲《与李杲堂陈介眉书》
成语分字解释:
“膏” 的基本字义:
肥,肥肉:~粱(肥肉、细粮)。~腴。~沃。 脂油:春雨如~。~泽(a.滋润作物的及时雨;b.喻给予恩惠)。 中医指心尖脂肪,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:病入~肓。
含有
“膏” 的成语:
民脂民膏
焚膏继晷
民膏民脂
膏车秣马
膏唇贩舌
膏粱文绣
敲髓洒膏
剩馥残膏
余膏剩馥
雨膏烟腻
纨绔膏粱
煎膏炊骨
膏粱纨绔
燃膏继晷
残膏剩馥
继晷焚膏
膏场绣浍
膏唇拭舌
膏粱锦绣
膏粱纨袴
“唇” 的基本字义:
嘴的边缘红色部分:嘴~。~齿(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)。~膏。~裂。~舌(“嘴唇”和“舌头”,喻言辞)。~吻(嘴唇,喻口才、言辞)。~亡齿寒(关系密切,利害相关)。
含有
“唇” 的成语:
翻唇弄舌
搬口弄唇
喉焦唇干
乖唇蜜舌
鼓唇摇舌
唇焦口燥
鼻塌唇青
搬唇弄舌
摇唇鼓舌
舌剑唇枪
鼓唇弄舌
唇红齿白
齿白唇红
搬唇递舌
唇腐齿落
唇竭齿寒
颠唇簸嘴
调唇弄舌
斗唇合舌
膏唇贩舌
“贩” 的基本字义:
买货出卖:~私。~毒。~卖。~运。 买货物出卖的行商或小商人:商~。摊~。
含有
“贩” 的成语:
贩夫俗子
贩夫走卒
贩夫贩妇
贩官鬻爵
贩贱卖贵
贩交买名
膏唇贩舌
卖官贩爵
买爵贩官
现贩现卖
贩夫皂隶
南贩北贾
贩夫驺卒
稗耳贩目
战争贩子
二道贩子
“舌” 的基本字义:
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、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:~头。~耕(a.指读书勤奋;b.旧时学者授徒,依口说谋生,好像农夫耕田得粟)。唇枪~剑。 语言辩论的代称:~战(激烈议论)。 像舌头的东西:帽~。火~。 铃或
含有
“舌” 的成语:
咂嘴咂舌
张口掉舌
张嘴挢舌
嘴清舌白
裁心镂舌
瞪眼咋舌
鹗心鹂舌
舌敝唇枯
多嘴饶舌
张嘴结舌
张口吐舌
油嘴狗舌
费舌劳唇
掉嘴弄舌
摇首吐舌
摇唇弄舌
嘴尖舌快
瞠目咋舌
瞠目伸舌
瞠目挢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