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河涸海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河涸海干:

拼音:hé hé hǎi gàn
成语简拼:hhhg
注音:ㄏㄜˊ ㄏㄜˊ ㄏㄞˇ ㄍㄢˋ
发音:("xxzl.com.4072027345372");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近义词:河落海干

成语用法:
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
成语解释:

河流干涸,大海枯竭。比喻穷尽、彻底,不留余地。

成语出处:

《三峡五义》第五五回:“谁知那姓展的不知好歹,他说菜是剩下的,酒是浑的,坛子也摔了,盘子碗也砸了,还骂了个河涸海干。”
英语翻译:not to leave a bit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河” 的基本字义:

水道的通称:~道。~沟。~谷。~流。~滩。~沿。~鲜(供食用的新鲜河鱼、河虾等)。~港。~湾。~网。~运。内~。 特指中国黄河:~套。~防。 指“银河系”:天~。~汉。
含有

“河” 的成语:

河清社鸣
河同水密
砺岳盟河
鱼烂河决
阻山带河
凭河暴虎
河带山砺
海晏河澄
气压山河
水牛过河
河水不犯井水
河伯为患
偃鼠饮河
悬河泻水
涓滴成河
滴水成河
河不出图
河汉无极
口如悬河
口似悬河

“涸” 的基本字义:

水干:干~。~泽。~竭。~辙之鲋(喻处境十分危难、急待救助的人)。
含有

“涸” 的成语:

河涸海干
涸思干虑
海涸石烂
铩羽涸鳞
再衰三涸
涸鱼得水
涸鲋得水
涸泽而渔,焚林而猎
濡沫涸辙
涸辙之鱼
枯鱼涸辙
涸辙枯鱼
涸辙穷鱼
涸辙之鲋
涸辙之枯
涸辙穷鳞
涸泽之蛇

“海” 的基本字义:

靠近大陆,比洋小的水域:~洋。~域。~拔。~疆。~内。~岸。~誓山盟。五湖四~。 用于湖泊名称:青~。中南~。 容量大的器皿,巨大的:~碗。~涵(敬辞,称对方大度包容)。夸下~口。 喻数量多的人、事物像
含有

“海” 的成语:

原宥海涵
海晏河澄
摘山煮海
檠天架海
春光如海
石投大海
学海无涯
四海为家
名扬四海
苦海茫茫
海水难量
石沉大海
醋海翻波
海内无双
海纳百川
精卫填海
海内鼎沸
量如江海
气吞湖海
目空四海

“干” 的基本字义:

触犯,冒犯,冲犯:~扰。~涉。~预(亦作“干与”)。森然~霄。 追求,求取,旧指追求职位俸禄:~禄。~仕。 关连,涉及:~系。互不相~。 盾,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:大动~戈。 古代用以记年、记月、记日、记时
含有

“干” 的成语:

聪明能干
短小精干
喉焦唇干
敢想敢干
干燥无味
干干净净
干干脆脆
油干灯草尽
油干灯尽
煨干就湿
煨干避湿
精明能干
干净利索
干脆利索
干脆利落
一干二净
瓮尽杯干
外强中干
善罢干休
埋头苦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