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拜台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拜台:

拼音:bài tái
注音:ㄅㄞˋ ㄊㄞˊ

词语解释:

(1).庙里或坟前供放祭品的台。 吴组缃 《山洪》二一:“ 东老爹 把两只茶桶搁在土地庙的拜台上。” 沙汀 《烦恼》:“ 刘久发 叹息着,顺下锄头在坟园拜台上坐下来。”

(2).旧时谓演员于戏演完时由二人戴纱帽、穿红袍向台前台后作揖致礼。《新华日报》1940.4.2:“从闹场起直到拜台止,是足有七八个小时的光景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拜” 的基本字义:

表示敬意的礼节:~手(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)。~忏。礼~。回~。 恭敬地:~托。~谢。~读。~别。~谒(a.拜见;b.瞻仰陵墓、碑碣)。 行礼祝贺:~年。~寿。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,或结成某种关

含有“拜” 的词语:

拜恩
拜官年
拜佛
拜读
拜官
拜风
拜斗
拜坟
拜阁
拜殿
拜访
拜奠
拜发
拜祷
拜垫
拜登
拜德
拜除
拜蹈
拜宠

“台” 的基本字义:

高平的建筑物:亭~楼阁。 像台的东西,器物的座子:井~。窗~。灯~。 敬辞,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:~鉴。~甫。 量词:一~戏。 台湾省的简称:~胞。~币。 桌子、案子:写字~。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

含有“台” 的词语:

歇台
献台
跳台滑雪
跳台
塌台
蒜台
蜃台
煞台
鹊台
路台
楼台
楼观台
楼阁亭台
楼阁台榭
粮台
魁台
禁台
鉴台
魂台
楚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