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筚路蓝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2热度
- 0评论


筚路蓝缕:
拼音:bì lù lán lǚ
成语简拼:blll
注音:ㄅㄧˋ ㄌㄨˋ ㄌㄢˊ ㄌㄩˇ
发音:("xxzl.com.4080128002044");
成语繁体:篳路藍縷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荜路蓝缕、风餐露宿、寝苫枕块、栉风沐雨
反义词:轻而易举、养尊处优、坐享其成
成语用法: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解释:
筚路:柴车;蓝缕:破衣服。坐着柴车;穿着破衣服;去开辟山林。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”
成语正音:筚,不能读作“bǐ”。
成语辨形:蓝,不能写作“篮”。
成语例子:
筚路蓝缕,孙公既开其先;发扬光大,我公宜善其后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第九回《民国通俗演义》)
成语故事:
有一年春天,楚国攻打郑国,郑国抵挡不住,只得向楚国求和。晋国得到消息,立刻派兵抗楚救郑,目的是要把郑国争取过来,使他归附晋国。可是晋军还没渡过黄河,郑国已经屈服,楚军也准备胜利回师了。晋军的中军主将荀林父等部分将领,便主张停止进军。而中军副将先縠和另一部分将领却不同意,于是发生了争执。 晋军暂驻在敖、鄗二山之间。郑国派人到晋军营中去声明:“我们郑国向楚国求和,不过是为了不致亡国,丝毫也没有对晋国不友好的意思。”还说:“楚军轻而易举地得了胜利,因此骄傲了,部队也放松戒备了。你们如果趁此追击,加上我们从旁助战,定可把楚军打得大败。”先縠高兴地说:“对呀,打败楚军,夺回郑国,正是时候了!”下军副将栾书说:“不行,楚国经常教诫全国军民,要发扬他们祖先‘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’的精神,勤俭建国,艰苦奋斗。有什么理由说他们骄傲了,放松戒备了?况且郑国劝我们攻打楚军,其实也并不是真心向着我们。要是我们打胜了,他固然会讨好我们,要是楚军打胜了,他还不是又要向楚国投降。我们怎么可以相信郑国的话呢?”
英语翻译:endure great hardships in pioneer work
成语分字解释:
“筚” 的基本字义:
用荆条、竹子等编成的篱笆或其他遮拦物:~门。蓬门~户。~门闺窦(穷人的住处)。
含有
“筚” 的成语:
褴褛筚路
筚路蓝缕
筚门闺窦
蓬门筚户
筚门圭窬
筚门闺窬
筚门圭窦
筚路蓝褛
蓬筚生辉
筚路褴褛
“路” 的基本字义:
道,往来通行的地方:道~。公~。水~。陆~。~途。~程。~人(行路的人,喻不相干的人)。狭~相逢。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、途径:思~。生~。出~。~子。~数(shù)。 方面,地区:外~货。各~人马。 种类:
含有
“路” 的成语:
豺狼当路
路无拾遗
殊路同归
行者让路
哀鸿满路
天人路隔
仙凡路隔
仙尘路隔
豺狼塞路
赭衣塞路
云泥殊路
怨声载路
怨声盈路
趋舍异路
鹏路翱翔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
前进无路,后退无门
逃生不避路,到处便为家
吃饭防噎,走路防跌
桥归桥,路归路
“蓝” 的基本字义:
用靛青染成的颜色,晴天天空的颜色:~盈盈。蔚~。~本。~图。 植物名,品种很多,如“蓼蓝”、“菘蓝”、“木蓝”、“马蓝”等。 古同褴,褴褛。 姓。
含有
“蓝” 的成语:
筚路蓝缕
白袷蓝衫
染蓝涅皂
荜路蓝缕
荜路蓝蒌
筚路蓝褛
蓝田生玉
青过于蓝
蓝田出玉
衣衫蓝缕
青出于蓝而胜于蓝
青蓝冰水
衣屩蓝缕
衣冠蓝缕
种玉蓝田
“缕” 的基本字义:
◎ 线:千丝万~。不绝如~。◎ 泛指线状物。 英汉互译 转自911cha.com detailed thread wisp 方言集汇 转自911cha.com 粤语:leoi5 详细解释 转自911cha.com 缕(縷)lǚ{{lv3}}〈名〉(1) (形声。从糸( mì),表
含有
“缕” 的成语:
万缕千丝
条分缕析
千丝万缕
分丝析缕
间不容缕
千条万缕
丝分缕解
密针细缕
半丝半缕
筚路蓝缕
刃迎缕解
细针密缕
毫分缕析
毛举缕析
枝分缕解
析缕分条
尺缕斗粟
丝分缕析
条分缕晰
荜路蓝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