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病染膏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病染膏肓:

拼音:bìng rǎn gāo huāng
成语简拼:brgh
发音:("xxzl.com.4080405187168");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病入膏肓、病在膏肓
反义词:手到病除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事物或人

成语解释:

见“病入膏肓”。

成语出处:

元·范居中《金殿喜重重·秋思》套曲:“真个崔张不让,命该凋丧,险些病染膏肓,此言非妄。”

成语例子:

她已经病染膏肓,不久于人世了
英语翻译:fatal disease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病” 的基本字义:

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:疾~。~症。~例。~痛。~情。~源。~愈。~变。~危。~逝。~榻。~残。 缺点,错误:语~。通~。弊~。 损害,祸害:祸国~民。 不满,责备:诟~。 烦躁,担忧:“郑人~之”。
含有

“病” 的成语:

病病殃殃
老弱病残
治病救人
生老病死
十病九痛
丧心病狂
祛病延年
病病歪歪
七病八痛
悯时病俗
病民蛊国
病国殃民
枯鱼病鹤
却病延年
三病四痛
工愁善病
狂花病叶
病狂丧心
病民害国
酒病花愁

“染” 的基本字义:

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:~料。~色。~坊。~缸。印~。 感受疾病或沾上坏习惯或接触到什么:~病。感~。传~。沾~。一尘不~。
含有

“染” 的成语:

渲染烘托
耳熏目染
烘托渲染
耳濡目染
染苍染黄
飞文染翰
目染耳濡
染风习俗
染翰成章
染神刻骨
染神乱志
染须种齿
染指垂涎
日濡月染
日渐月染
耳染目濡
耳闻目染
耳习目染
染翰操觚
操觚染翰

“膏” 的基本字义:

肥,肥肉:~粱(肥肉、细粮)。~腴。~沃。 脂油:春雨如~。~泽(a.滋润作物的及时雨;b.喻给予恩惠)。 中医指心尖脂肪,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:病入~肓。
含有

“膏” 的成语:

民脂民膏
焚膏继晷
民膏民脂
膏车秣马
膏唇贩舌
膏粱文绣
敲髓洒膏
剩馥残膏
余膏剩馥
雨膏烟腻
纨绔膏粱
煎膏炊骨
膏粱纨绔
燃膏继晷
残膏剩馥
继晷焚膏
膏场绣浍
膏唇拭舌
膏粱锦绣
膏粱纨袴

“肓” 的基本字义:

中医指心下膈上的部位:膏~(中国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,心脏和膈膜之间为“肓”,认为“膏肓”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,所以“病入~~”是指病重到无法医治了)。
含有

“肓” 的成语:

病染膏肓
病在膏肓
膏肓泉石
泉石膏肓
深入膏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