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寒底捞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3热度
- 0评论


寒底捞月:
拼音:jǐng dǐ lāo yuè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海底捞月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徒劳的行为
成语解释:
捞:从液体中取物。从井底捞月亮。比喻做事白费力气,根本达不到目的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:“我若今日见你呵,将你活剁做两三截,你要活时恰似井底捞明月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寒” 的基本字义:
冷,与暑相对:~冬。~色。~衣。~冽。~带。~战。~噤。~食(节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,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“寒食”)。~喧。~来暑往。唇亡齿~。 害怕:~心。 穷困,有时用作谦辞:
含有
“寒” 的成语:
破瓦寒窑
秋月寒江
寒冬腊月
枕冷衾寒
一暴十寒
暑往寒来
破胆寒心
寒心酸鼻
仗马寒蝉
一曝十寒
嘘寒问暖
问寒问暖
偷寒送暖
啼饥号寒
天寒地冻
济寒赈贫
寒木春华
寒来暑往
寒酸落魄
胆战心寒
“底” 的基本字义:
最下面的部分:~层。~座。~下(a.下面;b.以后)。海~。~肥。 末了:年~。月~。到~。 根基,基础,留作根据:刨根问~。~蕴。~稿。~版。 图案的基层:白~蓝花的瓶子。 何,什么:~事伤感。 古同抵
含有
“底” 的成语:
追根刨底
知根知底
穷根究底
盘根问底
询根问底
寻根问底
归根结底
刨根究底
追根究底
寻根究底
刨根问底
盘根究底
方底圆盖
街头巷底
有根有底
追根问底
追根寻底
搜根问底
底死谩生
岗头泽底
“捞” 的基本字义:
从液体里面取东西:~取。打~。大海~针。 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:~一把。
含有
“捞” 的成语:
东捞西摸
打凤捞龙
七捞八攘
捕影捞风
东海捞针
混水捞鱼
海中捞月
水底捞针
水底捞月
水底捞明月
寒底捞月
捞一把
大捞一把
“月” 的基本字义:
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(亦称“月亮”、“月球”):~光(月球反射太阳的光)。~蚀。 计时单位:一~。~份。岁~不居(时光不停地流逝)。 按月出现的,每月的:~刊。~薪。 形状像月亮的,圆的:~饼。~琴。 妇女
含有
“月” 的成语:
日月无光
日月逾迈
岁月不居
众星拱月
日月如箭
风月常新
明月入抱
星月皎洁
日月交食
日月重光
日月入怀
日月丽天
犀牛望月
语出月胁
日月其除
众星攒月
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
日中则昃,月满则亏
月晕而风,础润而雨
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