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民膏民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民膏民脂:

拼音:mín gāo mín zhī
成语简拼:mgmz
注音:ㄇㄧㄣˊ ㄍㄠ ㄇㄧㄣˊ ㄓㄧ
发音:("xxzl.com.4071938103636");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民脂民膏

成语用法:

作宾语;指人们的财富

成语解释:

膏、脂:油脂。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

成语出处:

宋 张唐英《蜀壽杌》下卷:“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。为人父母,罔不仁慈。”

成语例子:

元·无名氏《村乐堂》第三折:“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,下民易虐,上苍难欺也呵!”
英语翻译:flesh and blood of the people
俄语翻译:народная кровь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民” 的基本字义:

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:人~。~主。~国。~法。公~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~(具有国籍的人)。 指人或人群:居~。~族。 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:~间。
含有

“民” 的成语:

物阜民熙
国脉民命
政荒民弊
误国害民
福国利民
病民害国
保境息民
吊民伐罪
辅世长民
节用裕民
民胞物与
裕民足国
急吏缓民
节用爱民
救世济民
民生国计
辱国殄民
束杖理民
殷民阜财
尊主泽民

“膏” 的基本字义:

肥,肥肉:~粱(肥肉、细粮)。~腴。~沃。 脂油:春雨如~。~泽(a.滋润作物的及时雨;b.喻给予恩惠)。 中医指心尖脂肪,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:病入~肓。
含有

“膏” 的成语:

民脂民膏
焚膏继晷
民膏民脂
膏车秣马
膏唇贩舌
膏粱文绣
敲髓洒膏
剩馥残膏
余膏剩馥
雨膏烟腻
纨绔膏粱
煎膏炊骨
膏粱纨绔
燃膏继晷
残膏剩馥
继晷焚膏
膏场绣浍
膏唇拭舌
膏粱锦绣
膏粱纨袴

“民” 的基本字义:

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:人~。~主。~国。~法。公~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~(具有国籍的人)。 指人或人群:居~。~族。 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:~间。
含有

“民” 的成语:

物阜民熙
国脉民命
政荒民弊
误国害民
福国利民
病民害国
保境息民
吊民伐罪
辅世长民
节用裕民
民胞物与
裕民足国
急吏缓民
节用爱民
救世济民
民生国计
辱国殄民
束杖理民
殷民阜财
尊主泽民

“脂” 的基本字义:

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质:~肪。~膏。松~。~油。香~。 指“胭脂”:~粉。
含有

“脂” 的成语:

涂脂抹粉
民脂民膏
搽脂抹粉
民膏民脂
调脂弄粉
镂脂翦楮
弄粉调脂
掠脂斡肉
敲脂吸髓
画脂镂冰
凝脂点漆
膏泽脂香
匀脂抹粉
涂脂傅粉
秣马脂车
肤如凝脂
面如凝脂
脂膏不润
脐脂自照
六朝脂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