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汗出浃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4热度
- 0评论


汗出浃背:
拼音:hàn chū jiā bèi
成语简拼:hcjb
注音:ㄏㄢˋ ㄔㄨ ㄐㄧㄚ ㄅㄟˋ
发音:("xxzl.com.4080505029574");
成语繁体:汗出浹背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汗出洽背、汗出沾背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状态
成语解释:
同“汗流浃背”。
成语出处:
汉·刘向《续列女传·杨夫人》:“敞惊惧不知所言,汗出浃背。”
成语例子:
风力虽尚劲,然徒步则汗出浃背。★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英语翻译:all of a sweat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汗” 的基本字义:
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:~水。~流浃背。 出汗,使出汗:~颜(因羞惭而出汗;泛指惭愧)。~马功劳。~牛充栋。
含有
“汗” 的成语:
汗流浃体
袂云汗雨
汗洽股栗
汗青头白
胸喘肤汗
提剑汗马
黑汁白汗
汗如雨下
汗颜无地
汗出浃背
汗流洽衣
汗流至踵
汗牛充屋
汗血盐车
流汗浃背
汗出洽背
汗流夹背
汗流浃肤
汗流浃踵
汗流接踵
“出” 的基本字义:
从里面到外面:~访。初~茅庐。~笼。 往外拿,支付:~力。~钱。~谋画策。入不敷~。 离开:~发。~轨。~嫁。 产生,生长:~产。~品。~人才。 发生:~事。 显露:~现。~名。 超过:~色。~类拔萃(超出
含有
“出” 的成语:
脱口而出
挺身而出
脱颖而出
爱如己出
出纳之吝
出奇取胜
出奇致胜
量入计出
自出新裁
自出一家
纵虎出匣
出林乳虎
自出新意
应运而出
戴星而出
乘虚迭出
出山泉水
当行出色
六出奇计
在家出家
“浃” 的基本字义:
湿透:汗流~背。 周匝:~日(古代以干支为“浃日”)。~辰(称自子至亥一周十二日为“浃辰”)。 深入,融洽:~洽。
含有
“浃” 的成语:
沦肌浃髓
汗流浃体
浃髓沦肌
浃髓沦肤
融会通浃
汗出浃背
流汗浃背
汗流浃肤
汗流浃踵
沦浃肌髓
浃沦肌髓
“背” 的基本字义:
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:~脊。~包。~影。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:~面。刀~。~后。~景。 用背部对着,与向相对:~光。人心向~。 向相反的方向:~地性(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)。~道而驰。 避开,离开:~地。~
含有
“背” 的成语:
违信背约
勾肩搭背
人前背后
死记硬背
当面是人背后是鬼
熊腰虎背
耸肩缩背
耸肩曲背
背义负信
背义负恩
背乡离井
背公向私
背恩弃义
背本就末
袒胸露背
离乡背井
虎背熊腰
拊背扼喉
扼喉抚背
抵背扼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