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日昃旰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7热度
- 0评论


日昃旰食:
拼音:rì zè gàn shí
成语简拼:rzgs
注音:ㄖㄧˋ ㄗㄜˋ ㄍㄢˋ ㄕㄧˊ
发音:("xxzl.com.4080507059721");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日昃忘食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指人勤奋
成语解释:
太阳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饭。形容勤于政事。
成语出处: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诘鲍》:“王者临浑履尾,不足喻危,假寐待旦,日昃旰食,将何为惧祸及也?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日” 的基本字义:
离地球最近的恒星(亦称“太阳”):~月星辰。~晷(guǐ)(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)。~珥。~薄西山(太阳快要落山了,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)。 白天,与夜相对:~班。 天,一昼夜
含有
“日” 的成语:
计日以待
计日以俟
千载一日
日高三丈
日落千丈
日许时间
日以为常
三日新妇
赏不逾日
同日而道
同日而言
西山日薄
悬若日月
以日继夜
一日千丈
以日为年
指日成功
指日而待
忠贯白日
炳若日星
“昃” 的基本字义:
太阳偏西:~食宵衣(旧时称颂帝王勤于政事的套话,太阳偏西时才吃饭,天未亮就穿衣)。旰~(天晚,喻勤于政事)。
含有
“昃” 的成语:
昃食宵衣
日中则昃,月满则亏
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
日中必昃,月满必亏
日昃不食
日昃旰食
日中必昃
日中将昃
日中则昃
日昃忘食
“旰” 的基本字义:
晚,天色晚:~食宵衣(天晚才吃饭,天未亮就穿衣起床,多用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)。
含有
“旰” 的成语:
宵衣旰食
衣宵食旰
日昃旰食
宵旰忧劳
旰食之劳
日旰忘餐
日旰不食
日旰忘食
宵旰焦劳
宵旰图治
宵旰忧勤
宵旰攻苦
“食” 的基本字义:
吃:~肉。~欲。 吃的东西:~品。粮~。零~。丰衣足~。 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~”。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:日~。月~。
含有
“食” 的成语:
食之无味,弃之不甘
惜衣有衣,惜食有食
朝朝寒食,夜夜元宵
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
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
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
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
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
不耕而食,不蚕而衣
易衣而出,并日而食
食不暇饱
食不二味
并日而食
饥不遑食
饥不暇食
强食自爱
日昃不食
日昃旰食
食必方丈
食不充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