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三已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三已:

拼音:sān yǐ
注音:ㄙㄢ ㄧˇ

词语解释:

谓三度或多次罢官。语出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令尹 子文 三仕为令尹,无喜色;三已之,无愠色。” 唐 刘禹锡 《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》诗:“且无三已色,犹泛五湖舟。” 清 姚莹 《与余小坡书》:“夫不有身为贵卿,三已之不愠者乎!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三” 的基本字义:

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):~维空间。~部曲。~国(中国朝代名)。 表示多次或多数:~思而行。~缄其口。

含有“三” 的词语:

埋三怨四
恋三宿
唠三叨四
紧三火四
桓伊三弄
顾三不顾四
耕三余一
调三窝四
调三斡四
倒三颠四
唇三口四
乘船走马三分命
挨三顶五
渔阳三弄
渔阳三叠
做三朝
着三不着两
猪头三牲
猪头三
推三阻四

“已” 的基本字义:

止,罢了:学不可以~。死而后~。 表示过去:~经。事~至此。~往。业~。 后来,过了一些时间,不多时:~忽不见。 太,过:不为~甚。 古同以。

含有“已” 的词语:

一夔已足
已已
已来
已业
已就
已知数
已往
已经
已降
已还
已矣
已乎
已后
已事
已夫
已而
已甚
已否
已定
已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