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遮人耳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4热度
- 0评论


遮人耳目:
拼音:zhē rén ěr mù
成语简拼:zrem
注音:ㄓㄜ ㄖㄣˊ ㄦˇ ㄇㄨˋ
发音:("xxzl.com.40807032114563");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近义词:掩人耳目
反义词:明目张胆
成语用法:
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成语解释:
玩弄手法,掩盖真相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73回:“又何尝有什么丑处!可见装点造作总难遮人耳目。”
成语例子:
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这样军机处要帮黄宗汉的忙,就不能不费一番手脚,来遮人耳目。”
歇后语:瞎子戴眼镜
成语分字解释:
“遮” 的基本字义:
挡:~蔽。~挡。~拦。~阳。~没(mò)。~阴。 掩盖,掩蔽:~丑。~盖。~瞒。~掩。~人耳目。 古同庶,众多。 古同者,这。
含有
“遮” 的成语:
遮遮掩掩
遮风挡雨
横遮竖挡
遮天盖地
东掩西遮
柳暗花遮
遮地盖天
遮空蔽日
遮前掩后
遮三瞒四
遮天蔽日
遮天盖日
蔽日遮天
遮羞包丑
花遮柳隐
花遮柳掩
遮地漫天
遮天迷地
遮天映日
后拥前遮
“人” 的基本字义:
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:~类。 别人,他人:“~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~热诚。 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:丢~,文如其~。
含有
“人” 的成语:
避人耳目
避人眼目
不步人脚
不识人间有羞耻事
成人之善
持人长短
出人望外
得人死力
感人肺肝
感人心脾
骇人视听
豁人耳目
寄人檐下
沁人心肺
沁人心腑
阒无人声
视人如伤
拾人唾涕
拾人唾余
授柄于人
“耳” 的基本字义:
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(通称“耳朵”):~背(bèi)。~垂。~鬓厮磨(mó)。~穴。~聪目明。~濡目染。 像耳朵的东西:木~。银~。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:~房。鼎~。 听说:~闻。~软。~顺(指年至六
含有
“耳” 的成语:
许由洗耳
耳闻不如眼见
耳不忍闻
耳不离腮
轰雷贯耳
耳目众多
忠言逆耳
迅雷不及掩耳
言犹在耳
六耳不同谋
东风过耳
风吹马耳
口耳相承
飘风过耳
危言逆耳
捷雷不及掩耳
墙有耳
耳鬓相磨
耳不旁听
双豆塞耳
“目” 的基本字义:
眼睛:~光。醒~。历历在~。~指气使(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,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。亦作“颐指气使”)。 看,视:~语。~论(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)。 想要达到的地点、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:
含有
“目” 的成语:
有目共睹
有目共赏
目所未睹
目大不睹
死不闭目
举目皆是
道路指目
抉目吴门
触目如故
道存目击
抉目胥门
抉目悬门
目断鳞鸿
目击道存
目牛无全
水母目虾
目空余子
心存目替
目牛游刃
道路侧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