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包粟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包粟:

拼音:bāo sù
注音:ㄅㄠ ㄙㄨˋ

词语解释:

◎ 包粟 bāosù

[corn] 〈方〉∶包米。亦称“苞粟”

-
-

即玉米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囯·颁行历书》:“立夏四:北方地煖,始种包粟。” 韦其麟 《百鸟衣》:“ 古卡 种的包粟,比别人高一半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包” 的基本字义:

用纸、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:~装。~饺子。 包好了的东西:邮~。背(bèi )~。 装东西的袋:书~。皮~。 容纳在内,总括在一起:~括。~举(总括)。~容。~涵。~罗万象。无所不~。 总揽,负全责:~

含有“包” 的词语:

浓包
面包圈
面包果
面包车
面包
柳条包
挎包
挂包
革包
钢包
封包
胆包身体
胆大包天
背包袱
背包
盐包
烟荷包
烟袋荷包
席包
烧包

“粟” 的基本字义:

一年生草本植物,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。北方通称“谷子”,去皮后称“小米”:~子。沧海一~。 古代泛称谷类:重(zhòng )农贵~。 姓。

含有“粟” 的词语:

红粟
邑粟
闲粟
纳粟
免粟
芦粟
谷粟
甸粟
陈粟
沧海一粟
财粟
转粟
侏儒粟
周粟
秈粟
乳粟
金粟纸
金粟影
金粟山藏经纸
金粟如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