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蠖屈求伸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6热度
- 0评论


蠖屈求伸:
拼音:huò qū qiú shēn
成语简拼:hqqs
发音:("xxzl.com.40805140310006");
成语繁体:蠖屈裘伸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蠖屈不伸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宾语;指等待东山再起
成语解释:
蠖:昆虫名,行时屈伸其体。比喻人不遇时,则屈身求隐,待来日再展宏图。
成语出处:
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。”
成语例子:
盖闻蠖屈求伸,非终于屈,龙潜或跃,匪固于潜。(明 刘基《诚意伯文集》第八卷)
成语分字解释:
“蠖” 的基本字义:
〔尺~〕尺蠖蛾的幼虫,生长在树上,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,是害虫。简称“蠖”,如“~屈”(喻人不得志,屈身退隐。意为暂时的屈身是为求得日后的伸展)。
含有
“蠖” 的成语:
蠖屈不伸
龙伸蠖屈
龙骧蠖屈
龙蛰蠖屈
渊涓蠖濩
渊蜎蠖伏
蠖屈蜗潜
蠖屈鼠伏
蠖屈螭盘
尺蠖求伸
屈蠖求伸
蠖屈求伸
尺蠖之屈
“屈” 的基本字义:
使弯曲,与伸相对:~曲(qū)。~折。~膝。~伸(弯曲和伸直,引申为失意和得意)。首~一指。卑躬~膝。 低头,降服:~服。~从。威武不~。 冤枉,叫人不痛快:冤~。委~。~辱。~才。~就(受委屈而担任某
含有
“屈” 的成语:
摧志屈道
英勇不屈
小屈大伸
能伸能屈
屈高就下
能屈能伸
理屈词穷
佶屈聱牙
喊冤叫屈
含冤负屈
怀冤抱屈
负屈衔冤
负屈含冤
不屈不挠
卑躬屈膝
鸣冤叫屈
不挠不屈
辞穷理屈
含冤受屈
降颜屈体
“求” 的基本字义:
设法得到:~生。~成。~知。~索。~证(寻求证据,求得证实)。~实(讲求实际)。~同存异。~全责备。~贤若渴。实事~是。 恳请,乞助:~人。~告。~乞。~医。~教。~助。 需要:需~。供过于~。
含有
“求” 的成语:
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
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
实事求是
有求必应
暗室求物
居无求安
求道于盲
鸟钞求饱
挟冰求温
食不求饱
美益求美
蠖屈求伸
求马唐肆
同恶相求
求马于唐肆
求忠出孝
却行求前
同声相求
求马于唐市
死地求生
“伸” 的基本字义:
舒展开:~直。~手(a.伸出手;b.喻向别人或上级要东西、荣誉、照顾;c.指插手)。~张(扩大,如“~张正义”)。 姓。
含有
“伸” 的成语:
伸头探脑
小屈大伸
能伸能屈
仰首伸眉
能屈能伸
龙屈蛇伸
伸冤理枉
引伸触类
展脚伸腰
能伸能缩
伸眉吐气
屈一伸万
瞠目伸舌
蠖屈不伸
昂首伸眉
伸头缩颈
龙伸蠖屈
熊经鸟伸
有屈无伸
伸钩索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