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二帝三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二帝三王:

拼音:èr dì sān wáng
成语简拼:edsw
注音:ㄦˋ ㄉㄧˋ ㄙㄢ ㄨㄤˊ
发音:("xxzl.com.4080007301705");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三皇五帝

成语用法:

作主语、定语;指古代的帝王

成语解释:

二帝:唐尧、虞舜;三王:夏禹、商汤、周文王。指古代帝王

成语出处:

东汉 班固《汉书 扬雄传》:“昔在二帝三王……财足以奉郊庙、御宾客,充庖厨而已。”

成语例子:

唐 韩愈《送浮屠文畅师序》:“如吾徒者,宜当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二” 的基本字义:

数名:一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)。 双,比:独一无~。 两样,别的:~话。不~价。
含有

“二” 的成语:

书通二酉
二竖为灾
一客不犯二主
三下五除二
一不做,二不休
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
知其一,不知其二
知其一不知其二
二者必居其一
一是一,二是二
一山不藏二虎
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
一而二,二而一
只知其一,未知其二
二者必取其一
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
一不作,二不休
三分天下有其二
天无二日,民无二主

“帝” 的基本字义:

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:上~。玉皇大~。 君主:~王。皇~。称~。~制。
含有

“帝” 的成语:

山高皇帝远
天高皇帝远
三皇五帝
帝王将相
圣帝明王
鱼鲁帝虎
二帝三王
称帝称王
胡天胡帝
鲁鱼帝虎
舄乌虎帝
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
舍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
学成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
学成文武艺,货于帝王家
望帝啼鹃
简在帝心
帝制自为
土皇帝
儿皇帝

“三” 的基本字义:

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):~维空间。~部曲。~国(中国朝代名)。 表示多次或多数:~思而行。~缄其口。
含有

“三” 的成语:

河清三日
狡兔三穴
茅庐三顾
三徙成都
三写成乌
三写易字
一日三岁
一日三月
事无三不成
二桃三士
冯谖三窟
道三不着两
草庐三顾
鼎足三分
读书三余
三占从二
三告投杼
三徙成国
三言讹虎
亡秦三户

“王” 的基本字义:

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,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:~国。~法。公子~孙。~朝(cháo )。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:~公。~侯。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:山大~。蜂~。~牌(桥牌中最大的牌;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
含有

“王” 的成语:

败寇成王
王八羔子
张王李赵
张王赵李
王孙公子
王侯将相
帝王将相
称王称霸
买王得羊
圣帝明王
王公大人
王公贵戚
王孙贵戚
二帝三王
王公贵人
成王败贼
图王霸业
侯王将相
称帝称王
内圣外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