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霓裳羽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霓裳羽衣:

拼音:ní cháng yǔ yī
注音:ㄋㄧˊ ㄋㄧˊ ㄋㄧˊ ㄋㄧˊ ㄋㄧˊ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
成语用法:
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女性

成语解释:

以云霓为裳,以羽毛作衣。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

成语出处:

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:“轻拢慢捻抹复挑,初为《霓裳》后《六幺》。”

成语例子:

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49回:“他霓裳羽衣,怎样也接了唐明皇?”
成语故事:
唐朝时期,唐玄宗中秋节在皇宫与方士罗公远欣赏月景,方士取出拐杖抛向天空,顿时化作巍峨华丽的广寒宫。他们立即进入广寒宫,见仙女们翩翩起舞,伴着幽雅的仙乐。唐玄宗暗中记下乐曲回来后让乐师作成《霓裳羽衣》,杨贵妃也扮仙女跳舞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霓” 的基本字义:

虹的一种,亦称“副虹”。形成的原因和虹相同,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多了一次,红色在内,紫色在外。
含有

“霓” 的成语:

霓裳羽衣
气吞虹霓
大旱望云霓
气吐虹霓

“裳” 的基本字义:

〔~~〕光明。 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。
含有

“裳” 的成语:

鸿衣羽裳
毁冠裂裳
裂裳裹足
倒裳索领
掎裳连袂
颠衣到裳
掎裳连襼
水佩风裳
轩裳华胄
拱手垂裳
衮衣绣裳
霓裳羽衣
衣裳楚楚
衣裳之会
衣裳盟会
作嫁衣裳
颠倒衣裳
坏裳为裤
裂裳裹膝

“羽” 的基本字义:

鸟的毛:~毛。~绒。~书。~衣。~扇。~族(指鸟类)。~旗。~檄(羽书)。 鱼类或昆虫的翅膀,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:~翼。~翰(翅膀)。~士(a.会飞的仙人;b.道士)。 箭上的羽毛,借指箭:~猎。 古代
含有

“羽” 的成语:

羽扇纶巾
纶巾羽扇
断羽绝鳞
鸿衣羽裳
吉光凤羽
零光片羽
没金饮羽
没石饮羽
没卫饮羽
片光零羽
铩羽暴鳞
移商换羽
片羽吉光
羽化登仙
没羽之虎
翠羽明珠
钩金舆羽
吉光片羽
移宫换羽
引商刻羽

“衣” 的基本字义:

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:~服。~着(zhuó)。~冠。~架。~锦还(huān)乡。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:炮~。糖~。肠~。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“胞衣”。 姓。
含有

“衣” 的成语:

衣冠齐楚
衣冠济济
衣冠济楚
衣冠赫奕
衣冠辐辏
衣不布体
素衣化缁
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
只重衣衫不重人
佛是金装,人是衣装
看菜吃饭,量体裁衣
衣不如新,人不如故
惜衣有衣,惜食有食
佛是金妆,人是衣妆
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
不耕而食,不蚕而衣
易衣而出,并日而食
衣不解带
牛衣对泣
汗流洽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