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渔人之利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渔人之利:

拼音:yú rén zhī lì
注音:ㄧㄩˊ ㄖㄣˊ ㄓㄧ ㄌㄧˋ

词语解释:

◎ 渔人之利 yúrénzhīlì

[profit at other’s expense] 见“鹬蚌相争,渔人得利”

-
-

谓利用别人之间的矛盾,而从中轻易取得的利益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六:“ 毛烈 也晓得 陈祈 有三个幼弟,却独掌着家事,必有欺心毛病,他日可以在裡头看景生情,得些渔人之利。” 毛泽东 《反对投降活动》:“他们纵容 日本 侵略 中国 ,自己‘坐山观虎斗’,以待时机一到,就策动所谓 太平洋 调停会议,借收渔人之利。”参见“ 渔人得利 ”。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渔” 的基本字义:

捕鱼:~业。~翁。~村。~船。~网。~民。~汛。~歌。~火。竭泽而~。 谋取,夺取不应得的东西:~夺。~利。~色(猎取美色)。 姓。

含有“渔” 的词语:

渔人得利
渔网
渔人
渔蛮
渔权
渔榔
渔取
渔泺
渔区
渔郎
渔轮
渔侵
渔课
渔樵
渔笼
渔器
渔刻
渔浦
渔猎
渔具

“人” 的基本字义:

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:~类。 别人,他人:“~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~热诚。 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:丢~,文如其~。

含有“人” 的词语:

镈人
暴人
澳大利亚人
嘴打人
整人
燕赵人
憸人
羲皇上人
儛人
餧人
頽人
糖人
燧人氏
燧人
瘮人
穑人
儒人
儒林丈人
磬人
樵人

“之” 的基本字义:
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代词,这,

含有“之” 的词语:

腹心之疾
腹心之患
腹背之毛
缚鸡之力
楚之平
楚越之急
楚囊之情
楚汉成皋之战
楚歌之计
嗤之以鼻
辟阳之宠
鲍鱼之肆
鲍鱼之次
蜂虿之祸
翟公之门
臧氏之子
瑶之圃
熙德之歌
韬晦之计
説话之间

“利” 的基本字义:

好处,与害弊相对:~弊。~害。~益。~令智昏。兴~除弊。 使顺利、得到好处:~己。~用厚生(充分发挥物的作用,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)。 与愿望相符合:吉~。顺~。 刀口快,针尖锐,与钝相对:~刃。~刀

含有“利” 的词语:

猛利
曼殊室利
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
麻利
笼利
惊吉利
脣尖舌利
衆利
殖利
裕利
游利
遗名去利
遗利
羡利
犀利
骛利
遂利
税利
疏利
勝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