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诒厥之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诒厥之谋:

拼音:yí jué zhī móu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诒厥孙谋、贻厥孙谋

成语用法:

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

成语解释:

诒:通“贻”,遗留;厥:其。留下安定天下的谋略

成语出处:

《晋书·愍怀太子传》:“武皇钟爱,既深诒厥之谋;天下归心,颇有后来之望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诒” 的基本字义:

传给:~训。 赠与,给与:“~尔多福。”
含有

“诒” 的成语:

燕翼诒孙
自诒伊戚
诒厥之谋
诒厥孙谋

“厥” 的基本字义:

气闭,昏倒:昏~。痰~。 其他的,那个的:~父。~后。 乃,于是:“左丘失明,~有《国语》”。 古同撅,掘。 古同撅,断木。
含有

“厥” 的成语:

若崩厥角
大肆厥辞
诒厥之谋
大放厥辞
绳厥祖武
克尽厥职
贻厥孙谋
允执厥中
诒厥孙谋

“之” 的基本字义:
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代词,这,
含有

“之” 的成语:

急人之危
急人之忧
夺人之爱
尽地主之谊
无缚鸡之力
无立足之地
置之高阁
无用武之地
无立锥之地
大开方便之门
置之脑后
置之度外
置之死地
麾之即去
搏牛之虻
承天之祐
勿谓言之不预也
操之过蹙
操之过激
操之过切

“谋” 的基本字义:

计划,计策,主意:计~。出~划策。 设法寻求:~求。图~。~面。~篇。~生。~幸福。 商议:~议。~划。不~而合。 姓。
含有

“谋” 的成语:

沉谋重虑
出谋献策
计功谋利
计合谋从
谋臣猛将
谋听计行
用智铺谋
与狐谋皮
远虑深谋
远谋深算
运筹演谋
运计铺谋
智小谋大
能谋善断
深谋远略
多谋少断
忠言奇谋
舍近谋远
画策设谋
神谋妙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