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狂三诈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4热度
- 0评论


狂三诈四:
拼音:kuáng sān zhà sì
成语简拼:kszs
注音:ㄎㄨㄤˊ ㄙㄢ ㄓㄚˋ ㄙㄧˋ
发音:("xxzl.com.4072039495827");
成语繁体:狂三詐四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不诚实
成语解释:
多方欺诈。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九回:“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,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狂” 的基本字义:
本称狗发疯,后亦指人精神失常:~犬。疯~。癫~。发~。~人。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:轻~。~妄(极端自高自大)。~吠(狗狂叫,借指疯狂的叫嚣)。~乱。~野。~躁。~恣。~草(草书的一种,风格狂放无
含有
“狂” 的成语:
狂风巨浪
狂饮暴食
丧心病狂
狂风骤雨
狂风暴雨
狂妄自大
狂涛骇浪
狂嫖滥赌
浪蝶狂蜂
凤狂龙躁
狂朋怪侣
狂三诈四
骤雨狂风
醉舞狂歌
蜂狂蝶乱
狂朋怪友
狂涛巨浪
如痴如狂
如醉如狂
风狂雨横
“三” 的基本字义:
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):~维空间。~部曲。~国(中国朝代名)。 表示多次或多数:~思而行。~缄其口。
含有
“三” 的成语:
河清三日
狡兔三穴
茅庐三顾
三徙成都
三写成乌
三写易字
一日三岁
一日三月
事无三不成
二桃三士
冯谖三窟
道三不着两
草庐三顾
鼎足三分
读书三余
三占从二
三告投杼
三徙成国
三言讹虎
亡秦三户
“诈” 的基本字义:
欺骗,用手段诓骗:欺~。~骗。~取。~财。~哄。尔虞我~。~语(骗人的话)。 假装:~死。~降。 古同乍,突然。
含有
“诈” 的成语:
勒索敲诈
佯输诈败
诈败佯输
敲诈勒索
尔诈我虞
尔虞我诈
刁滑奸诈
桀贪骜诈
狂三诈四
撒诈捣虚
诈痴不颠
诈取豪夺
佯风诈冒
诈痴佯呆
诈哑佯聋
矫情饰诈
诈谋奇计
巧诈不如拙诚
兵以诈立
军不厌诈
“四” 的基本字义:
数名,三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):~方。~边。~序(即“四季”)。~体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隶、篆四种字体)。~库(古籍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称。亦称“四部”)。~君子(中国画中对
含有
“四” 的成语:
四乡八镇
四邻八舍
四德三从
传三过四
张三吕四
没三没四
吼三喝四
牵三扯四
埋三怨四
顾三不顾四
倒四颠三
推三挨四
朝四暮三
疑三惑四
察三访四
捱三顶四
差三错四
巴三览四
调三窝四
九洲四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