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稗耳贩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4热度
- 0评论


稗耳贩目:
拼音:bài ěr fàn mù
注音:ㄅㄞˋ ㄦˇ ㄈㄢˋ ㄇㄨˋ
成语繁体:粺耳販目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指商贩等
成语解释:
比喻见闻浅薄的人
成语出处:
清·赵翼《廿二史札记·北朝经学》:“此可见诸儒师资有自,非同后世稗耳贩目之学也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稗” 的基本字义:
一年生草本植物,长在稻田里或低湿的地方,形状像稻,是稻田的害草。果实可酿酒、做饲料。 喻微小的,琐碎的:~官(古代的一种小官,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、市井传闻。后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为“~~野史”)。
含有
“稗” 的成语:
野史稗官
稗官野史
稗官小说
稗耳贩目
“耳” 的基本字义:
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(通称“耳朵”):~背(bèi)。~垂。~鬓厮磨(mó)。~穴。~聪目明。~濡目染。 像耳朵的东西:木~。银~。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:~房。鼎~。 听说:~闻。~软。~顺(指年至六
含有
“耳” 的成语:
许由洗耳
耳闻不如眼见
耳不忍闻
耳不离腮
轰雷贯耳
耳目众多
忠言逆耳
迅雷不及掩耳
言犹在耳
六耳不同谋
东风过耳
风吹马耳
口耳相承
飘风过耳
危言逆耳
捷雷不及掩耳
墙有耳
耳鬓相磨
耳不旁听
双豆塞耳
“贩” 的基本字义:
买货出卖:~私。~毒。~卖。~运。 买货物出卖的行商或小商人:商~。摊~。
含有
“贩” 的成语:
贩夫俗子
贩夫走卒
贩夫贩妇
贩官鬻爵
贩贱卖贵
贩交买名
膏唇贩舌
卖官贩爵
买爵贩官
现贩现卖
贩夫皂隶
南贩北贾
贩夫驺卒
稗耳贩目
战争贩子
二道贩子
“目” 的基本字义:
眼睛:~光。醒~。历历在~。~指气使(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,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。亦作“颐指气使”)。 看,视:~语。~论(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)。 想要达到的地点、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:
含有
“目” 的成语:
有目共睹
有目共赏
目所未睹
目大不睹
死不闭目
举目皆是
道路指目
抉目吴门
触目如故
道存目击
抉目胥门
抉目悬门
目断鳞鸿
目击道存
目牛无全
水母目虾
目空余子
心存目替
目牛游刃
道路侧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