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警迹人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警迹人:

拼音:jǐng jì rén
注音:ㄐㄧㄥˇ ㄐㄧˋ ㄖㄣˊ

词语解释:

元 制,凡犯盗窃或强盗初犯、罪不至死者,在其项、臂刺字,列入特殊户籍,加以监督,称之为“警跡人”。 元 乔吉 《金钱记》第二折:“那里有刺了臂的 王仲宣 ,黥了额的 司马迁 ,那里有警跡人 贾生 、 子建 。”《元史·刑法志二》:“诸有司承告被盗,輒将警跡人,非理枉勘身死,却获正贼者,正问官笞五十七,解职。”亦省称“ 警跡 ”。 元 黄溍 《青阳县尹徐君墓志铭》:“有僧某者,通民妇,为其夫所击殴而衔之。适有遭劫杀者,贼弗得,僧为飞书诬其夫及有他怨隙者七人,故以书堕逻卒家。七人中或以罪黥,卒得之曰:‘此警跡也。’因捕治不疑。君察其寃。”参阅《元史·刑法志三》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警” 的基本字义:

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,戒备,告诫:~卫。~世。~告。~戒。~备。~惕。~省(xǐng )(警惕醒悟)。 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:~号。~报。~钟。 感觉敏锐,见解独到:~句。~觉(jué)。机~。 国家维持社会秩

含有“警” 的词语:

警扰
警铃
警妙
警阙
警勉
警亮
警门
警劝
警鍊
警迈
警犬
警炼
警逻
警犭
警联
警论
警区
警励
警虑
警吏

“迹” 的基本字义:

脚印:踪~。足~。血~。笔~。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:印~。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:古~。实~。 追寻踪迹:“汉求将军急,~且至臣家”。 据实迹考知:“~汉功臣,亦皆割符世爵”。

含有“迹” 的词语:

渺无人迹
絶迹
敬迹
景迹人
景迹
践迹
戢迹
遁身远迹
遁名匿迹
遁迹空门
遁迹黄冠
遁迹方外
遁迹藏名
遁迹
遁迹销声
遁迹桑门
遁迹潜形
遁迹匿影
等迹
道迹

“人” 的基本字义:

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:~类。 别人,他人:“~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~热诚。 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:丢~,文如其~。

含有“人” 的词语:

镈人
暴人
澳大利亚人
嘴打人
整人
燕赵人
憸人
羲皇上人
儛人
餧人
頽人
糖人
燧人氏
燧人
瘮人
穑人
儒人
儒林丈人
磬人
樵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