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向隅之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向隅之泣:

拼音:xiàng yú zhī qì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向隅而泣

成语用法:

作宾语;用于处事

成语解释:

向隅:面朝屋子的角落。形容因得不到机会而失望哭泣

成语出处:

宋·陈亮《谢陈侍郎启》:“宁失不经,忍视向隅之泣。”

成语例子:

明·袁宏道《乞归稿》:“因思区区浮名,何益人毛发事,而使七八十老人,有向隅之泣,其若良心何?”
英语翻译:weep all alone in a corner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向” 的基本字义:

对着,朝着,与背相对:~背(bèi )。~北。 目标,意志所趋:志~。方~。 偏袒,袒护:偏~。 近,临:~晚。秋天漠漠~昏黑。 从前:~日。~者。 从开始到现在:~例。一~。 姓。===汉英互译===
含有

“向” 的成语:

懵头转向
徇私偏向
没偏没向
昏头转向
背公向私
晕头转向
蒙头转向
偏三向四
向声背实
向风慕义
回心向善
东奔西向
心向往之
人心归向
葵花向日
所向皆靡
向平愿了
女生外向
矛盾相向
肝胆相向

“隅” 的基本字义:

角落:城~。墙~。屋~。~隙(屋角的洞穴)。向~而泣。 〔~中〕将近中午的时候。 靠边的地方:海~。
含有

“隅” 的成语:

观隅反三
负隅依阻
一隅三反
砥廉峻隅
海角天隅
一人向隅,满坐不乐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
避溺山隅
失之东隅
一隅之地
一隅之见
向隅而泣
向隅之泣
向隅之感
向隅独泣
偏安一隅
斗绝一隅
一隅之说
安于一隅
砥砺廉隅

“之” 的基本字义:
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代词,这,
含有

“之” 的成语:

急人之危
急人之忧
夺人之爱
尽地主之谊
无缚鸡之力
无立足之地
置之高阁
无用武之地
无立锥之地
大开方便之门
置之脑后
置之度外
置之死地
麾之即去
搏牛之虻
承天之祐
勿谓言之不预也
操之过蹙
操之过激
操之过切

“泣” 的基本字义:

小声哭:~诉(哭着控诉)。抽~。哭~。涕~。 眼泪:饮~。~下如雨。~血(a.流眼泪没有声,像出血那样;b.指在丧事期)。
含有

“泣” 的成语:

惊天地泣鬼神
疼心泣血
风号雨泣
吞声饮泣
饮泣吞声
如泣如诉
可歌可泣
柳泣花啼
拊心泣血
鬼泣神嚎
鬼泣神号
惊神泣鬼
可泣可歌
剖心泣血
神号鬼泣
雨泣云愁
椎心饮泣
如诉如泣
扣心泣血
吞声忍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