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不瞽不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10热度
- 0评论


不瞽不聋:
拼音:bù gǔ bù lóng
成语简拼:bgbl
注音:ㄅㄨˋ ㄍㄨˇ ㄅㄨˋ ㄌㄨㄙˊ
发音:("xxzl.com.4071955064328");
成语繁体:不瞽不聾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不痴不聋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解释:
意为不故作痴呆,不装聋作哑,就不能当好阿公阿婆。形容长辈要宽宏大
成语出处:
语出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六引《慎子》逸文:“谚云:不聪不明,不能为王;不瞽不聋,不能为公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不” 的基本字义:
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 单用,做否定性
含有
“不” 的成语:
放纵不拘
梗顽不化
狗彘不如
桀骜不恭
救过不暇
滔滔不竭
磊浪不羁
磊落不凡
没世不渝
忍俊不住
日出不穷
食生不化
誓死不贰
誓死不渝
守节不移
守正不回
水泄不漏
水楔不通
水泄不透
信守不渝
“瞽” 的基本字义:
盲人,瞎子:“离娄微睇兮,~以为无明。” 瞎:~者。 古代乐师。 不达事理;没有见识;“弃老取少谓之~。”
含有
“瞽” 的成语:
不瞽不聋
瞽言妄举
发瞽振聋
眢井瞽人
瞽言刍议
两瞽相扶
狂瞽之言
狂瞽之说
以瞽引瞽
“不” 的基本字义:
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 单用,做否定性
含有
“不” 的成语:
放纵不拘
梗顽不化
狗彘不如
桀骜不恭
救过不暇
滔滔不竭
磊浪不羁
磊落不凡
没世不渝
忍俊不住
日出不穷
食生不化
誓死不贰
誓死不渝
守节不移
守正不回
水泄不漏
水楔不通
水泄不透
信守不渝
“聋” 的基本字义:
耳听不见声音:~子。耳~。发~振聩(发出的声音很大,使耳聋人也能听见;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,使他们清醒。亦作“振聋发聩”)。
含有
“聋” 的成语:
推聋装哑
耳聋眼瞎
耳聋眼花
装聋作哑
振聋发聩
发聋振聩
不痴不聋
不瞽不聋
推聋妆哑
推聋作哑
下塞上聋
震聋发聩
郑昭宋聋
装聋卖傻
耳聋眼黑
不哑不聋
振聋启聩
眼瞎耳聋
推聋做哑
装聋做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