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齐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齐虏:

拼音:qí lǔ
注音:ㄑㄧˊ ㄌㄨˇ

词语解释:

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载 汉高祖 刘邦 发兵击 匈奴 , 齐 人 刘敬 以为不可。 高祖 怒,骂 刘敬 曰:“ 齐 虏!以口舌得官,今迺妄言沮吾军。”后人诗文中因以“齐虏”指 刘敬 。 元 戴表元 《<齐东野语>序》:“故 庄周 目《齐谐》为滑稽, 汉高 责 齐 虏以口舌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齐” 的基本字义:

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:~整。参差不~。 达到,跟什么一般平:见贤思~。河水~腰深。 同时;同样;一起:~名。~声。~心协力。一~前进。 全;完全:~全。人到~了。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疆域在今山东省北

含有“齐” 的词语:

百花齐放﹐百家争鸣
百花齐放
邹缨齐紫
找齐
饮齐
抑齐
沈齐
良莠不齐
均齐
汞齐
饭齐
泛齐
陈大齐
彻齐
伯夷叔齐
斩齐
郁齐
限齐
肃齐
叔齐

“虏” 的基本字义:

俘获:~获。俘~。(a.打仗时捉住敌人;b.打仗时捉住的敌人)。 俘获的人。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。

含有“虏” 的词语:

人虏
亡虏
亡国虏
仆虏
反虏
邓虏沦敦
丑虏
仇虏
讨虏
生虏
囚虏
奴虏
民虏
汉虏
边虏
北虏
白虏
杂虏
守钱虏
守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