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吏典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吏典:

拼音:lì diǎn
注音:ㄌㄧˋ ㄉㄧㄢˇ

词语解释:

元 、 明 、 清 府县的吏员。 元 李行道 《灰阑记》第四折:“小的做个吏典,是衙门里人,岂不知法度!”《古今小说·杨谦之客舫遇侠僧》:“众皂隶们一齐上,把这老人拿下,打了十板。众吏典都来讨饶。”《清史稿·礼志十一》:“ 顺治 十八年, 世祖 崩……听选官、监生、吏典、僧道,咸素服赴 顺天府 署,朝夕哭临三日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吏” 的基本字义:

旧时代的大小官员:~治。官~。 旧指小公务员:~员。胥~(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)。

含有“吏” 的词语:

残吏
贼吏
赃吏
赃官污吏
赃官汚吏
盐吏
绣衣吏
请吏
桥吏
冥吏
旁吏
能吏
铃吏
料吏
课吏
剧吏
酒吏
健吏
监吏
家吏

“典” 的基本字义:

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:~籍。字~。词~。经~。引经据~。 标准,法则:~章。~制。~故(a.典制和掌故;b.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)。~范。~雅。~礼。~型。 指典礼:盛~。大~。 主持,主管:~试(

含有“典” 的词语:

轻典
前典
律典
钜典
活字典
恒典
故典
革典
封典
罚典
帝典
祠典
贲典
宰典
貤典
盐典
夏典
通典
特典
殊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