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道边苦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道边苦李:

拼音:dào biān kǔ lǐ
成语简拼:dbkl
注音:ㄉㄠˋ ㄅㄧㄢ ㄎㄨˇ ㄌㄧˇ
发音:("xxzl.com.40806281913194");
成语繁体:道邊苦李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无用之材

成语用法:

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庸才

成语解释:

比喻庸才,无用之才。

成语出处:
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雅量》:“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,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,诸儿竞走取之,唯戎不动。人问之,答曰:‘树在道旁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’取之信然。”

成语例子:

宋·姜夔《永遇乐·次韵辛克清》词:“云霄直上,诸公衮衮,乃作道边苦李。”
成语故事:
王戎七岁时,曾经与很多小孩一起到外边玩耍,看到路旁有许多李子树上长满了李子,枝头压得很低。其他小朋友赶忙跑过去摘李子。只有王戎不动。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,他说李子树在路边能有这么多李子证明其很酸苦,否则早被摘光了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道” 的基本字义:

路,方向,途径:~路。铁~。志同~合。 指法则、规律:~理。~德。~义。得~多助,失~寡助。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~学。传~。修~。 方法,办法,技术:门~。医~。 指“道家”(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
含有

“道” 的成语:

道古稽今,言远合近
道不相谋
道无拾遗
问十道百
求道于盲
道三不着两
道路指目
道路藉藉
班荆道故
道存目击
道大莫容
壶浆塞道
神道设教
筑室道谋
道不掇遗
道不举遗
道远知骥
谋道作舍
目击道存
爱非其道

“边” 的基本字义:

物体的周围部分,外缘:~缘。~沿。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:~疆。~界。~防。~境。~陲(边境)。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:等~三角形。 旁侧,近旁:身~。~锋。 方面:~干(gàn )~学。 表示方位
含有

“边” 的成语:

无边无际
无边无沿
渺无边际
无边无垠
无边无涯
兔子不吃窝边草
风月无边
学海无边
怒从心上起,恶向胆边生
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
远在天边,近在眼前
一望无边
边尘不惊
擦边球
花边人物
两边倒
无边苦海
耳边之风
道边苦李
无边风月

“苦” 的基本字义:

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,与甘相对:甘~。~胆。~瓜。 感觉难受的:~境。~海(原为佛教用语,后喻很苦的环境)。~闷。含辛茹~。吃~耐劳。~恼。 为某种事所苦:~雨。~旱。~夏。~于(a.对某种情况感到苦脑;
含有

“苦” 的成语:

苦大仇深
济苦怜贫
艰苦朴素
坚苦卓绝
艰难困苦
含辛茹苦
孤苦伶仃
甘瓜苦蒂
分甘共苦
愁眉苦脸
瞑思苦想
劳形苦心
甘苦与共
劳心苦思
伶仃孤苦
愁眉苦眼
分甘同苦
攻苦食俭
孤苦零丁
含辛忍苦

“李” 的基本字义:

落叶小乔木,果实称“李子”,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,可食:~代桃僵(原用桃“李”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,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)。投桃报~。~下不正冠(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)。桃~不言,下自成蹊(喻为人
含有

“李” 的成语:

张家长李家短
张王李赵
李下瓜田
避李嫌瓜
张王赵李
张冠李戴
张三李四
投桃报李
浮瓜沉李
凡桃俗李
桃夭李艳
报李投桃
桃僵李代
桃来李答
李白桃红
浓桃艳李
张甲李乙
指李推张
比张比李
沉李浮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