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十浆五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6热度
- 0评论


十浆五馈:
拼音:shí jiāng wǔ kuì
成语简拼:sjwk
注音:ㄕㄧˊ ㄐㄧㄤ ㄨˇ ㄎㄨㄟˋ
成语繁体:十漿五饋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解释:
典出《列子 黄帝》:“子列子之齐,中道而反,遇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曰:‘奚方而反?’曰:‘吾惊焉。’‘恶乎惊?’‘吾食于十浆,而五浆先馈。’”谓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。本谓卖浆者争利,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。
成语出处:
典出《列子·黄帝》:“子列子之齐,中道而反,遇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曰:‘奚方而反?’曰:‘吾惊焉。’‘恶乎惊?’‘吾食于十浆,而五浆先馈。’”
成语例子:
宋·苏轼《祭徐君猷文》:“争席满前,无复十浆五馈;中流获济,实赖一壶之千金。”
成语故事:
战国时期,子列子去齐国,到中途就折返,遇到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就返回了?子列子说他受惊了。伯昏瞀人问为什么受惊,子列子说他到一个地方十家酒店有五家争相宴请他,只好返回了
成语分字解释:
“十” 的基本字义:
数名,九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)。 表示多、久:~室九空。 表示达到顶点:~足。~成。
含有
“十” 的成语:
此地无银三十两
各打五十大板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
人生七十古来稀
五十步笑百步
一传十,十传百
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
一登龙门,身价十倍
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
十家锅灶九不同
十步之内,自有芳草
十步之内,必有芳草
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
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
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绳
一人传十,十人传百
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
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
“浆” 的基本字义:
比较浓的液体:豆~。纸~。灰~。~果。~液。 用粉浆或米汤等浸润纱、布、衣服等物:~洗。
含有
“浆” 的成语:
玉液金浆
琼浆玉液
玉液琼浆
桂酒椒浆
浆酒藿肉
琼浆金液
仙液琼浆
义浆仁粟
拖浆带水
壶浆箪食
金浆玉液
箪食壶浆
浆酒霍肉
金浆玉醴
一浆十饼
仁浆义粟
食箪浆壶
引车卖浆
屠狗卖浆
水浆不入
“五” 的基本字义:
数名,四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):~彩。~官。~谷。~金。~代(中国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)。~帝(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,通常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
含有
“五” 的成语:
十围五攻
五虚六耗
五风十雨
五雀六燕
五脊六兽
五角六张
五合六聚
三汤五割
四纷五落
五藏六府
五典三坟
五鼎万钟
五积六受
五劳七伤
五石六鹢
咸五登三
三台五马
五类杂种
五侯九伯
五雷轰顶
“馈” 的基本字义:
进献,进食于人:“凡王之~,食用六谷”。 泛指赠送:~赠。~遗(wèi )。~送。~献。
含有
“馈” 的成语:
一馈十起
寝馈不安
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
中馈犹虚
十浆五馈
桃李之馈
中馈乏人
中馈之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