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倒悬之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3热度
- 0评论


倒悬之苦:
拼音:dào xuán zhī kǔ
成语简拼:dxzk
发音:("xxzl.com.40806445314346");
成语繁体:倒懸之苦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倒悬之急、倒悬之患
成语用法:
作宾语;比喻处境极端艰难
成语解释:
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同“倒悬之急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元史 外夷传》:“群生愁叹,四民废业,贫者弃子以偷生,富者鬻产而应役,倒悬之苦,日甚一日。”
成语例子:
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一回:“战争不息,人民有倒悬之苦,将士多汗马之劳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倒” 的基本字义:
竖立的东西躺下来:摔~。墙~了。~塌。~台。打~。卧~。 对调,转移,更换,改换:~手。~换。~车。~卖。~仓。~戈。
含有
“倒” 的成语:
东横西倒
回天倒日
魂颠梦倒
逆施倒行
弃甲倒戈
七老八倒
树倒根摧
言颠语倒
醉山颓倒
颠颠倒倒
东翻西倒
西歪东倒
扶东倒西
盆倾瓮倒
倾肠倒腹
倒枕捶床
倒四颠三
倒海移山
倒戈弃甲
排山倒峡
“悬” 的基本字义:
挂,吊在空中:~垂。~吊。~梯。~河。~心。~念(a.挂念;b.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)。~梁刺股。 没有着落,没有结束:~断。~案。~而未决。 距离远:~隔。~殊。 危险:~崖。~
含有
“悬” 的成语:
悬梁刺股
悬肠挂肚
悬心吊胆
天悬地隔
附赘悬疣
刺股悬梁
陡壁悬崖
孤悬浮寄
孤悬客寄
悬车束马
悬车之年
卖狗悬羊
食藿悬鹑
悬头刺股
悬崖绝壁
悬车告老
刺骨悬梁
峭壁悬崖
凿壁悬梁
挂印悬牌
“之” 的基本字义: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代词,这,
含有
“之” 的成语:
急人之危
急人之忧
夺人之爱
尽地主之谊
无缚鸡之力
无立足之地
置之高阁
无用武之地
无立锥之地
大开方便之门
置之脑后
置之度外
置之死地
麾之即去
搏牛之虻
承天之祐
勿谓言之不预也
操之过蹙
操之过激
操之过切
“苦” 的基本字义:
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,与甘相对:甘~。~胆。~瓜。 感觉难受的:~境。~海(原为佛教用语,后喻很苦的环境)。~闷。含辛茹~。吃~耐劳。~恼。 为某种事所苦:~雨。~旱。~夏。~于(a.对某种情况感到苦脑;
含有
“苦” 的成语:
苦大仇深
济苦怜贫
艰苦朴素
坚苦卓绝
艰难困苦
含辛茹苦
孤苦伶仃
甘瓜苦蒂
分甘共苦
愁眉苦脸
瞑思苦想
劳形苦心
甘苦与共
劳心苦思
伶仃孤苦
愁眉苦眼
分甘同苦
攻苦食俭
孤苦零丁
含辛忍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