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披发文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3热度
- 0评论


披发文身:
拼音:pī fà wén shēn
成语简拼:pfws
发音:("xxzl.com.4080302144605");
成语繁体:披發文身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被发文身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外表
成语解释:
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。头发披散,身刺花纹。
成语出处:
《礼记 王制》:“东方曰夷,被发文身,有不火食者矣。”
成语例子:
禹入裸国,披发文身;墨子入楚,锦衣吹笙。(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)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披” 的基本字义:
覆盖在肩背上:~星戴月。 穿戴:~挂。~甲。 打开,散开:~襟。~阅。~露(发表,公布,表露)。所向~靡。 劈开,裂开:竹竿~了。
含有
“披” 的成语:
披红挂彩
披红挂绿
披星带月
披麻戴孝
披麻带孝
披枷戴锁
披肝沥血
披肝沥胆
披红戴花
披荆斩棘
披头散发
披星戴月
沥胆披肝
披坚执锐
带月披星
负芒披苇
沥血披肝
沥血披心
露胆披诚
露胆披肝
“发” 的基本字义:
交付,送出:分~。~放。~行(批发)。 放,射:~射。百~百中。焕~。 表达,阐述:~表。~凡(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)。阐~。 散开,分散:~散。 开展,张大,扩大:~展。~扬。 打开,揭露:~现。
含有
“发” 的成语:
心花怒发
毛发悚立
毛发森竖
毛发尽竖
毛发皆竖
矢无虚发
兴致勃发
声泪俱发
祸发萧墙
毫发无遗
箭无虚发
发言盈庭
发引千钧
洪炉燎发
间不容发
生发未燥
云程发轫
敛发谨饬
衅发萧墙
壮发冲冠
“文” 的基本字义:
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~锦。 刺画花纹:~身。 记录语言的符号:~字。~盲。以~害辞。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:~凭。~艺。~体。~典。~苑。~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~采
含有
“文” 的成语:
半文不值
奇文共赏
文君新寡
文章憎命
文搜丁甲
美言不文
斯文委地
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
嬉笑怒骂,皆成文章
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
言而无文,行之不远
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
蛇化为龙,不变其文
书同文,车同轨
文武之道,一张一弛
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
言之不文,行之不远
学成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
学成文武艺,货于帝王家
遇文王施礼乐,遇桀纣动干戈
“身” 的基本字义:
人、动物的躯体,物体的主要部分:~躯。人~。~材。~段。船~。树~。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:~世。献~。 亲自,本人:自~。亲~。~教。~体力行。 统指人的地位、品德:出~。~分(fèn )。~败名裂。 孕,娠
含有
“身” 的成语:
百身何赎
积财千万,不如薄技在身
即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
身在江湖,心存魏阙
一身而二任
身在江湖,心悬魏阙
身在林泉,心怀魏阙
口无择言,身无择行
仰手接飞猱,俯身散马蹄
身在江海,心驰魏阙
终身让路,不枉百步
勤以立身
一身两任
感遇忘身
才广妨身
毁不危身
身自为之
身死名辱
仅以身免
人百其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