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折角之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6热度
- 0评论


折角之口:
拼音:zhé jiǎo zhī kǒu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三寸不烂之舌
成语用法:
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解释:
形容人口才很好,善于辩论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朱云传》:“五鹿狱狱,朱云折其角。”
成语例子:
宋·周邦彦《汴都赋》:“虽有注河之辩,折角之口,终日危坐抵掌而谭,犹不能既其万一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折” 的基本字义:
翻转,倒腾:~腾。~跟头。~个儿。
含有
“折” 的成语:
桂折兰摧
桂折一枝
拉枯折朽
攀蟾折桂
推枯折腐
月坠花折
周规折矩
损军折将
蕙折兰摧
摧枯折腐
栋折榱崩
斗折蛇行
弓折刀尽
面折廷争
厌难折冲
折节下士
折槁振落
榱崩栋折
得马折足
掂梢折本
“角” 的基本字义:
牛、羊、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:牛~。鹿~。犄~。~质。 形状像角的:菱~。皂~。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(多用于地名):成山~(在中国山东省)。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:直~。~度
含有
“角” 的成语:
乌白马角
天涯海角
天涯地角
描写画角
海角天涯
拐弯抹角
勾心斗角
凤毛麟角
描头画角
埒才角妙
马角乌头
地角天涯
马角乌白
敌力角气
海涯天角
含牙带角
含牙戴角
麟角凤毛
麟角虎翅
龙章麟角
“之” 的基本字义: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代词,这,
含有
“之” 的成语:
急人之危
急人之忧
夺人之爱
尽地主之谊
无缚鸡之力
无立足之地
置之高阁
无用武之地
无立锥之地
大开方便之门
置之脑后
置之度外
置之死地
麾之即去
搏牛之虻
承天之祐
勿谓言之不预也
操之过蹙
操之过激
操之过切
“口” 的基本字义:
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嘴):~腔。~才。~齿。~若悬河。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~。 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~。港~。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~。喜峰~。 破裂的地方:~子。
含有
“口” 的成语:
死不开口
统一口径
血盆大口
信口胡言
十字街口
杀人灭口
满口之乎者也
朗朗上口
信口开河
万口一辞
一口三舌
信口雌黄
脱口而出
矢口否认
口腹之累
信口开合
众口一辞
交口赞誉
口角风情
缺口镊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