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瞻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瞻笏:

拼音:zhān hù
注音:ㄓㄢ ㄏㄨˋ

词语解释:

南宋 朝参仪式的一种。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二:“又 绍兴 中,朝参止磬折遂拜,今閤门习仪,先以笏叩额拜,拜皆然,谓之瞻笏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瞻” 的基本字义:

往上或往前看:~仰。~望。~拜。~谒。~念。~前顾后。

含有“瞻” 的词语:

游瞻
遐瞻
翘瞻
傍瞻
遥瞻
窥瞻
瞻重
瞻准
瞻瞻
瞻瞩
瞻云陟屺
瞻养
瞻诸
瞻云就日
瞻仰
瞻羡
瞻予马首
瞻卬
瞻系
瞻迎

“笏” 的基本字义:

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,用玉、象牙或竹片制成,上面可以记事:朝(cháo )~。“京兆尹郑叔则,怫然曳~却立”。

含有“笏” 的词语:

一笏
万笏
牙笏
水苍笏
木笏司
木笏
玉笏
玄笏
击贼笏
东笏社
出笏
竹笏
执笏
百笏
还笏
把笏
拄笏西山
拄笏看山
鱼须笏
鱼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