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枝词蔓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6热度
- 0评论


枝词蔓说:
拼音:zhī cí màn shuō
成语简拼:zcms
注音:ㄓㄧ ㄘㄧˊ ㄇㄢˋ ㄕㄨㄛ
发音:("xxzl.com.4080317595642");
成语繁体:枝詞蔓説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枝词蔓语、枝辞蔓语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解释:
指繁冗芜杂的言论。
成语出处:
宋孔平仲《续世说 言语》:“元宗问昊筠以道法,对曰:‘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,其余枝词蔓说,徒费纸札耳。’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枝” 的基本字义:
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:树~。~干(gàn )。竹~。节外生~。~柯。~节(a.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;b.细碎的,不重要的)。 量词,指杆形的:一~铅笔。 古同支,支持,分支。
含有
“枝” 的成语:
玉叶金枝
添枝接叶
青枝绿叶
有枝添叶
寻枝摘叶
细枝末节
添枝加叶
同气连枝
金枝玉叶
枯枝败叶
繁枝细节
粗枝大叶
比翼连枝
连枝共冢
连枝比翼
不蔓不枝
共枝别干
琼枝玉叶
根深枝茂
繁华损枝
“词” 的基本字义:
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:~汇。~书。~典。~句。~序。~组。 言辞,话语,泛指写诗作文:歌~。演讲~。誓~。~章。~律(文词的声律)。 中国一种诗体(起于南朝,形成于唐代,盛行于宋代。本可入乐歌
含有
“词” 的成语:
遣词造句
诗词歌赋
词人才子
严词厉色
义正词严
冗词赘句
词严义正
淫词秽语
淫词艳曲
虚词诡说
强词夺理
慷慨陈词
理屈词穷
陈词滥调
谄词令色
陈言肤词
出词吐气
出言吐词
词穷理绝
词严义密
“蔓” 的基本字义:
同“蔓~”,多用于合成词,如蔓草、蔓延等。[蔓延]形容像蔓草一样扩展滋生。
含有
“蔓” 的成语:
株连蔓引
抱蔓摘瓜
不蔓不枝
不蔓不支
摘瓜抱蔓
瓜连蔓引
蔓引株连
繁言蔓词
蔓引株求
枝词蔓说
枝词蔓语
枝辞蔓语
荒烟野蔓
蔓草难除
孳蔓难图
滋蔓难图
顺蔓摸瓜
蔓蔓日茂
瓜蔓抄
“说” 的基本字义:
用话来表达意思:~话。~明。演~。解~。 介绍:~合(a.从中介绍;b.商议;c.说和。合均读轻声)。~媒。 言论,主张:学~。著书立~。 责备:数~。 文体的一种,如韩愈的《师说》。
含有
“说” 的成语:
说好嫌歹
说梅止渴
说千道万
说是道非
说是弄非
说是谈非
谈空说幻
谈玄说妙
谈圆说通
异闻传说
指东说西
着书立说
会道能说
讲是说非
能说惯道
谈古说今
邪说异端
夸强说会
指天说地
信嘴胡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