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五力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五力:

拼音:wǔ lì
注音:ㄨˇ ㄌㄧˋ

词语解释:

(1).佛教语。五种力。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概念。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能破除障碍,得到解脱的力量,即信力、精进力、念力、定力和慧力。 南朝 梁 王僧儒 《中寺碑》:“情尘莫捨,心火方赫。是用三明,寔开五力。” 唐 李邕 《东林寺碑序》:“结跏一心,开示五力。” 明 李贽 《又与从吾孝廉》:“彼真正具五力者,向三界中作如意事,入魔王侣为魔王伴,全不觉知是魔与佛也。”参阅《大智度论》卷十九。

(2).佛教语。五种力。指定力、通力、借识力、大愿力和法威德力。此五种力“不可思议”、“不能遮止”,故谓五力不可到。 宋 延寿 《宗镜录》卷四八:“有五力唯识不判。一定力,二通力,三借识力,四大愿力,五法威德力。”

(3).佛教语。五种力。五种扰乱修行的魔力。即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尘。 唐 湛然 《止观辅行传弘决》卷八之三:“《增一》二十七云:魔有五力,所谓五尘,佛圣弟子,一力能拒,谓不放逸。”参见“ 五尘 ”。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五” 的基本字义:

数名,四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):~彩。~官。~谷。~金。~代(中国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)。~帝(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,通常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

含有“五” 的词语:

天尺五
日诵五车
六五
化色五仓
公沙五龙
尺五天
尺五
不为五斗米折腰
正五九
四通五达
四舍五入
四山五岳
四律五论
四纷五落
四分五剖
四分五落
四分五裂
四功五法
四斗五方
去天尺五

“力” 的基本字义:

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:~气。~量。 一切事物的效能:视~。生产~。控制~。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,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:~学。作用~。保守~。 用极大的力量:尽~。~挫。~挽狂澜。 姓。

含有“力” 的词语:

筋疲力敝
筋力
集团购买力
港口吞吐能力
富力
惰力
赌力
鼎力
道力
殚智竭力
殚谋戮力
殚精竭力
殚精毕力
殚力
揣时度力
揣力
策力
寘力
意力
徭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