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墙有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墙有耳:

拼音:qiáng yǒu ěr
成语简拼:qye
注音:ㄑㄧㄤˊ ㄧㄡˇ ㄦˇ
发音:("xxzl.com.4080413257707");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隔墙有耳

成语用法:

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小心秘密泄漏

成语解释:

比喻秘密易于外泄。同“隔墙有耳”。

成语出处:

语出《诗 小雅 小弁》:“君子无易由言,耳属于垣。”《管子 君臣下》:“古者有二言:墙有耳,伏寇在侧。墙有耳者,微谋外泄之谓也。”
英语翻译:Even woods have ears.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墙” 的基本字义:

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:砖~。土~。院~。城~。~垣。~头。~头草。铜~铁壁。 门屏:萧~(喻内部,如“祸起~~”)。 古代出殡时张于棺材周围的帏帐。
含有

“墙” 的成语:

朽木粪墙
阋墙御侮
铁壁铜墙
铜墙铁壁
马上墙头
峻宇雕墙
连墙接栋
墙花路草
墙花路柳
逾墙越舍
逾墙钻穴
逾墙窥隙
飞墙走壁
穿穴逾墙
粉墙朱户
铜壁铁墙
墙风壁耳
扶墙摸壁
见墙见羹
路柳墙花

“有” 的基本字义:

存在:~关。~方(得法)。~案可稽。~备无患。~目共睹。 表示所属:他~一本书。 表示发生、出现:~病。情况~变化。 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~一丈多深。 表示大、多:~学问。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~劳。
含有

“有” 的成语:

有所不为
有目如盲
有龙则灵
有口难张
有机可趁
振作有为
笑中有刀
野有饿殍
绰然有余
尊卑有伦
隔窗有耳
赫赫有声
恢恢有余
憬然有悟
及宾有鱼
前古未有
相惊伯有
有脚阳春
作作有芒
有恃毋恐

“耳” 的基本字义:

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(通称“耳朵”):~背(bèi)。~垂。~鬓厮磨(mó)。~穴。~聪目明。~濡目染。 像耳朵的东西:木~。银~。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:~房。鼎~。 听说:~闻。~软。~顺(指年至六
含有

“耳” 的成语:

许由洗耳
耳闻不如眼见
耳不忍闻
耳不离腮
轰雷贯耳
耳目众多
忠言逆耳
迅雷不及掩耳
言犹在耳
六耳不同谋
东风过耳
风吹马耳
口耳相承
飘风过耳
危言逆耳
捷雷不及掩耳
墙有耳
耳鬓相磨
耳不旁听
双豆塞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