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妾妇之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妾妇之道:

拼音:qiè fù zhī dào
成语繁体:妾婦之道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
成语用法:

作主语、宾语;指服从的卑劣作风

成语解释:

妾妇:指妇女。指对上司或同僚绝对服从的卑劣作风

成语出处: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以顺为正者,妾妇之道也。”

成语例子:

郭沫若《荀子的批判》:“这样的一片妾妇之道,汉以后有不少的太平宰相正靠着这种方术的实践而博得了安富尊荣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妾” 的基本字义:

旧时男人娶的小老婆。 谦辞,旧时女人自称:~身。贱~。
含有

“妾” 的成语:

三妻四妾
妾妇之道

“妇” 的基本字义:

已婚的女子:~人。少(shào )~。 妻,与夫相对:夫~。 儿媳:~姑(婆媳)。媳~。 泛指女性:~女。~孺(妇女儿童)。~幼。
含有

“妇” 的成语:

男耕妇织
奸夫淫妇
贞夫烈妇
少女嫩妇
匹夫匹妇
孤儿寡妇
夫唱妇随
贩夫贩妇
醇酒妇人
卖儿贴妇
村哥里妇
妇人醇酒
愚夫蠢妇
义夫节妇
村姑田妇
孤子寡妇
勇男蠢妇
挈妇将雏
痴心妇人负心汉
寡妇鳏男

“之” 的基本字义:
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代词,这,
含有

“之” 的成语:

急人之危
急人之忧
夺人之爱
尽地主之谊
无缚鸡之力
无立足之地
置之高阁
无用武之地
无立锥之地
大开方便之门
置之脑后
置之度外
置之死地
麾之即去
搏牛之虻
承天之祐
勿谓言之不预也
操之过蹙
操之过激
操之过切

“道” 的基本字义:

路,方向,途径:~路。铁~。志同~合。 指法则、规律:~理。~德。~义。得~多助,失~寡助。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~学。传~。修~。 方法,办法,技术:门~。医~。 指“道家”(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
含有

“道” 的成语:

道古稽今,言远合近
道不相谋
道无拾遗
问十道百
求道于盲
道三不着两
道路指目
道路藉藉
班荆道故
道存目击
道大莫容
壶浆塞道
神道设教
筑室道谋
道不掇遗
道不举遗
道远知骥
谋道作舍
目击道存
爱非其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