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有例可援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有例可援:

拼音:yǒu lì kě yuán
注音:ㄧㄡˇ ㄌㄧˋ ㄎㄜˇ ㄧㄨㄢˊ

词语解释:

有成例可以援引。 清 袁枚 《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书》:“惟生传则自古有之,如 韩昌黎 之于 何蕃 , 司马温公 之于 范镇 ,有例可援。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:“现在 李宝臣 的儿子 李惟岳 继位,请朝廷承认一下,算是有例可援。” 郭沫若 《南冠草》第三幕:“只要是有例可援的事情,都可以答应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有” 的基本字义:

存在:~关。~方(得法)。~案可稽。~备无患。~目共睹。 表示所属:他~一本书。 表示发生、出现:~病。情况~变化。 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~一丈多深。 表示大、多:~学问。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~劳。

含有“有” 的词语:

胸有成竹
胸有成算
笑中有刀
徒有虚名
徒有其名
通共有无
特有属性
特有
谈空説有
谈空说有
通无共有
能有
莫须有
留有余地
留得青山在,依旧有柴烧
酒有别膓
酒有别肠
兼而有之
家藏户有
耕者有其田

“例” 的基本字义:

可以做依据的事物:~证。~题。举~。~句。~如。 规定:~外(不按规定的,和一般情况不同的)。体~。凡~。条~。破~。发凡起~。 按规定的,照成规进行的:~会。~假。~行公事。 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

含有“例” 的词语:

例行公事
例句
例举
例行差事
例直
例证
例章
例假
例及
例会
例拘
例行
例话
例竟门
例规
例贡
例封
例物
例禁
例外

“可” 的基本字义:

允许:许~。认~。宁~。 能够:~见。~能。~以。不~思议。 值得,认为:~怜。~悲。~亲。~观。~贵。~歌~泣。 适合:~身。~口。~体。 尽,满:~劲儿干。 大约:年~二十。“潭中鱼~百许头”。 表示转

含有“可” 的词语:

事无不可对人言
尚可
屈指可数
泣不可仰
奇货可居
迫不可待
肯可
金石可开
画可
和蔼可亲
非同小可
法无可贷
垂手可得
贵不可言
指日可待
指挥可定
指麾可定
奏可
俗不可医
俗不可耐

“援” 的基本字义:

牵引:攀~。~之以手。 帮助,救助:支~。~外。~助。~军。~救。增~。孤立无~。 引用:~用。~引。~据。 执,持:~笔(拿起笔来写,如“~~而书”)。

含有“援” 的词语:

宗援
枝援
叔援嫂溺
势援
朋援
孤立无援
抽援
拯援
姻援
相援
树援
首尾相援
牵援
结援
钩援
赴援
待援
资援
请援
蚍蜉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