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屐齿之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7热度
- 0评论


屐齿之折:
拼音:jī chǐ zhī zhé
成语简拼:jczz
注音:ㄐㄧ ㄔㄧˇ ㄓㄧ ㄕㄜˊ
发音:("xxzl.com.40806365713789");
成语繁体:屐齒之摺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宾语;指人高兴
成语解释:
形容内心喜悦之甚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谢安传》:“既罢,还内,过户限,心喜甚,不觉屐齿之折,其矫情镇物如此。”
成语例子:
有客来叩门……予惊喜出迎,不觉屐齿之折。★明宋濂《赠别胡守中序》
成语故事:
东晋时期,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向东晋王朝发起进攻。谢安奉命率8万大军迎战,他指挥有方,经常大胜。一次他同客人下棋,谢玄拿着前方捷报给谢安。谢安看后默不做声,下完棋后客人问谢玄得知大胜。谢安内心十分欢喜,过门槛时不觉屐齿都折断了
成语分字解释:
“屐” 的基本字义:
木头鞋,泛指鞋:木~。~履。
含有
“屐” 的成语:
裙屐少年
屐齿之折
着屐登山
“齿” 的基本字义:
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(通常称“牙”):牙~。~腔。~髓。~龈。~冷(笑必开口,笑的时间长了,牙齿就会感到冷。因谓讥笑于人,如“令人~~”)。 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:~轮。锯~。梳子~儿。 因幼马每
含有
“齿” 的成语:
伶牙俐齿
俐齿伶牙
利齿能牙
齿牙馀论
灵牙利齿
齿亡舌存
齿落舌钝
唇腐齿落
唇竭齿寒
戴发含齿
戴眉含齿
斗牙拌齿
裂眦嚼齿
令人切齿
灵心慧齿
磨牙凿齿
染须种齿
韶颜稚齿
切齿咬牙
伶牙利齿
“之” 的基本字义: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代词,这,
含有
“之” 的成语:
急人之危
急人之忧
夺人之爱
尽地主之谊
无缚鸡之力
无立足之地
置之高阁
无用武之地
无立锥之地
大开方便之门
置之脑后
置之度外
置之死地
麾之即去
搏牛之虻
承天之祐
勿谓言之不预也
操之过蹙
操之过激
操之过切
“折” 的基本字义:
翻转,倒腾:~腾。~跟头。~个儿。
含有
“折” 的成语:
桂折兰摧
桂折一枝
拉枯折朽
攀蟾折桂
推枯折腐
月坠花折
周规折矩
损军折将
蕙折兰摧
摧枯折腐
栋折榱崩
斗折蛇行
弓折刀尽
面折廷争
厌难折冲
折节下士
折槁振落
榱崩栋折
得马折足
掂梢折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