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伏击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伏击:

拼音:fú jī
注音:ㄈㄨˊ ㄐㄧ

词语解释:

◎ 伏击 fújī

(1) [ambuscade;ambush]∶用伏兵突然袭击敌人

(2) [still-hunt]∶偷袭猎物,静悄悄地追逐猎物,尤指不用猎狗

-
-

用埋伏的兵力突然袭击敌人。 孙犁 《白洋淀纪事·塔记》:“列士里面,有的因为伏击、奇袭、攻坚、遭遇,死在战场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伏” 的基本字义:

趴,脸向下,体前屈:~卧。~案读书。 低下去:此起彼~。 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:~法。~输。~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 使屈服:降~。降龙~虎。 隐藏:~兵。埋~。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

含有“伏” 的词语:

隐伏
逸伏
掩伏
偃伏
望尘拜伏
推伏
惕伏
琐伏
兽伏
深伏
蛇伏
鸾伏
理寃摘伏
理冤摘伏
惊伏
祸福倚伏
晦伏
鸿隐凤伏
匐伏
惭伏

“击” 的基本字义:

敲打,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:~打。~鼓。~中(zhòng)。~破。~毙。~水(a.拍打水面;b.指游泳)。旁敲侧~。 攻打:~败。~毁。打~。声东~西。 碰,接触:撞~。目~。肩摩毂(gǔ)~(亦作“摩肩击毂”)

含有“击” 的词语:

鬼击
荡击
钞击
迸击
陷击
梃击
射击场
射击
通用两栖攻击舰
隼击
拳击
钳击
破击
砰击
旁敲侧击
旁击
疾击
豗击
格击
乘胜追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