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讽书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讽书:

拼音:fěng shū
注音:ㄈㄥˇ ㄕㄨ

词语解释:

背书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太史试学童,能讽书九千字以上,乃得为史。” 唐 封演 《封氏闻见记·文字》:“古者,十年入小学,学书计,十七能讽书九千字,乃得为史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讽” 的基本字义:

不看着书本念,背书:~诵(抑扬顿挫地诵读)。~咏。 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:~刺。~谏(不直指其事,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)。~喻(一种修辞手法,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)。~一劝百。

含有“讽” 的词语:

劝讽
劝百讽一
开讽
见讽
讥讽
比讽
讬讽
乐讽
讲讽
讽籀
讽怨
讽咒
讽呪
讽誉
讽旨
讽喻
讽谕
讽职
讽咏
讽意

“书” 的基本字义:

成本的著作:~籍。~刊。~稿。~香。~卷气(指在说话、作文、写字、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)。~生气(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)。 信:~信。~札。~简。~函。 文件:证~。说明~。 写字或写的字

含有“书” 的词语:

瘦金书
誓书铁券
誓书
箧书潜递
箧中书
谯国新书
漆书
缥书
缪书
漫书
慢书
嫚书
雒书
蜡丸书
蜡丸绢书
蜡丸帛书
蜡书
蜡帛书
槁书
察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