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汗流浃踵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汗流浃踵:

拼音:hàn liú jiā zhǒng
成语简拼:hljz
注音:ㄏㄢˋ ㄌㄧㄨˊ ㄐㄧㄚ ㄓㄨㄙˇ
发音:("xxzl.com.40805170310207");
成语繁体:汗流浹踵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近义词:汗流接踵、汗流至踵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满身大汗

成语解释:

见“汗流至踵”。

成语出处: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晚霞》:“[阿端]意计穷蹙,汗流浃踵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汗” 的基本字义:

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:~水。~流浃背。 出汗,使出汗:~颜(因羞惭而出汗;泛指惭愧)。~马功劳。~牛充栋。
含有

“汗” 的成语:

汗流浃体
袂云汗雨
汗洽股栗
汗青头白
胸喘肤汗
提剑汗马
黑汁白汗
汗如雨下
汗颜无地
汗出浃背
汗流洽衣
汗流至踵
汗牛充屋
汗血盐车
流汗浃背
汗出洽背
汗流夹背
汗流浃肤
汗流浃踵
汗流接踵

“流” 的基本字义:

液体移动:~水。~汗。~血。~泪。~程。~泻。~质。~水不腐。汗~浃背。随波逐~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~转(zhuǎn )。~通。~寇。~浪。~离。~散
含有

“流” 的成语:

飞阁流丹
谏争如流
江海不逆小流
流水朝宗
剖决如流
河出伏流
流血漂卤
香象绝流
笔翰如流
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
光阴荏苒,日月如流
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
流水不腐,户枢不蝼
激流勇退
流落风尘
汗流洽衣
汗流至踵
流汗浃背
诗酒风流
付与东流

“浃” 的基本字义:

湿透:汗流~背。 周匝:~日(古代以干支为“浃日”)。~辰(称自子至亥一周十二日为“浃辰”)。 深入,融洽:~洽。
含有

“浃” 的成语:

沦肌浃髓
汗流浃体
浃髓沦肌
浃髓沦肤
融会通浃
汗出浃背
流汗浃背
汗流浃肤
汗流浃踵
沦浃肌髓
浃沦肌髓

“踵” 的基本字义:

脚后跟:举~。接~而至。 走到:~见(常去相见)。~谢。~门相告。 追随,继承:~继。~武(跟着别人的脚印走,喻继承前人的事业或是效法前人)。~事增华(指继承前人的事业并更加发展)。
含有

“踵” 的成语:

踵事增华
摩肩接踵
比肩继踵
履穿踵决
摩顶至踵
骈肩累踵
引领企踵
翘首跂踵
比肩接踵
肩摩踵接
接踵比肩
摩顶放踵
延颈举踵
比肩迭踵
比肩随踵
比肩系踵
顶天踵地
架肩接踵
沓来踵至
延颈跂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