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匍匐而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匍匐而行:

拼音:pú fú ér xíng
注音:ㄆㄨˊ ㄈㄨˊ ㄦˊ ㄒㄧㄥˊ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匍匐前进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;指慢慢地走动

成语解释:

蹑手蹑脚地走动或慢慢地走动

成语出处:

明·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幸主者出,南面召见,则惊走匍匐阶下。”

成语例子:

这段路十分难走,我们只好匍匐而行
英语翻译:crawl
日语翻译:ほふくして前進(ぜんしん)する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匍” 的基本字义:

〔~匐〕a.爬,手足并行,如“~~前进”;b.竭力,如“凡民有丧,~~救之”;c.趴,如“有些植物的茎~~在地面上”。均亦作“匍伏”。
含有

“匍” 的成语:

膝行匍伏
邯郸匍匐
匍匐而行
匍匐之救
寿陵匍匐

“匐” 的基本字义:

〔匍~〕见匍。
含有

“匐” 的成语:

邯郸匍匐
匍匐而行
匍匐之救
寿陵匍匐

“而” 的基本字义:

古同尔,代词,你或你的:“~翁归,自与汝复算耳”。 连词(a.表平列,如“多~杂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~代之”。c.表递进,如“~且”。d.表转折,如“似是~非”。e.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,如“浓~不烈”。
含有

“而” 的成语:

泥而不滓
墙面而立
神而明之
顺非而泽
同年而校
同日而论
望屋而食
无德而称
无胫而来
无胫而至
无胫而走
毋翼而飞
析骨而炊
言而不信
一呵而就
尤而效之
鱼贯而出
鱼烂而亡
韫椟而藏
择地而蹈

“行” 的基本字义:

走:~走。步~。旅~。~踪。~百里者半九十。~云流水(喻自然不拘泥)。~远自迩。 出外时用的:~装。~箧。~李。 流通,传递:~销。风~一时。 从事:进~。 流动性的,临时性的:~商。~营。 足以表示品质
含有

“行” 的成语:

顺风行船
顺水行舟
微服私行
一目数行
因公行私
择善而行
膝行而前
信步而行
一百二十行
照功行赏
昼夜兼行
正道直行
鸟兽行
旧家行径
行之惟艰
行而未成
知难而行
苟且行止
狗彘之行
逆天行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