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尸鸠之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8热度
- 0评论


尸鸠之仁:
拼音:shī jiū zhī rén
成语繁体:尸鳩之仁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尸鸠之平
成语用法:
作宾语;多用于比喻句
成语解释:
尸鸠:布谷鸟;仁:仁爱。布谷鸟哺育群雏能平均如一。比喻君主能公平对待臣民的仁爱
成语出处: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任城威王彰传》:“七子均养者,尸鸠之仁也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尸” 的基本字义:
死人的身体:~体。~骸。僵~。借~还魂。 〔~位〕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,如“~~素餐,“~~误国”。 古代祭祀时,代表死者受祭的人。
含有
“尸” 的成语:
行尸走肉
焚尸扬灰
马革盛尸
尸禄素餐
尸山血海
碎骨粉尸
素餐尸位
尸禄素食
尸利素餐
血海尸山
伏尸流血
走肉行尸
流血浮尸
谏尸谤屠
尸居龙见
行尸走骨
尸位病民
尸禄害政
走骨行尸
横尸遍野
“鸠” 的基本字义:
鸟,鸠鸽科部分种类的统称:~形鹄面(形容人因饥饿而很瘦的样子)。~杖(古代头上刻有鸠形之杖,年始七十者,由政府授给)。 聚集:~合(亦作“纠合”)。~集(亦作“纠集”)。
含有
“鸠” 的成语:
鹄面鸠形
雀喧鸠聚
鸠工庀材
鸠形鹄面
鹊笑鸠舞
鸠夺鹊巢
鸠集凤池
鸠僭鹊巢
鸠居鹊巢
鹰化为鸠,众鸟犹恶其眼
鹰化为鸠,犹憎其眼
鹊巢鸠据
鹊巢鸠踞
鹊巢鸠居
鹊巢鸠主
宴安鸠毒
鹊垒巢鸠
尸鸠之平
鸠巢计拙
尸鸠之仁
“之” 的基本字义: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代词,这,
含有
“之” 的成语:
急人之危
急人之忧
夺人之爱
尽地主之谊
无缚鸡之力
无立足之地
置之高阁
无用武之地
无立锥之地
大开方便之门
置之脑后
置之度外
置之死地
麾之即去
搏牛之虻
承天之祐
勿谓言之不预也
操之过蹙
操之过激
操之过切
“仁” 的基本字义:
一种道德范畴,指人与人相互友爱、互助、同情等:~义(a.仁爱与正义;b.通情达理,性格温顺,能为别人着想)。~爱。~政。~人志士(仁爱有节操的人)。~义礼智(儒家的伦理思想)。~至义尽。一视同~(同样
含有
“仁” 的成语:
仁人义士
仁人君子
仁民爱物
取义成仁
见智见仁
志士仁人
仁至义尽
仁义道德
仁人志士
仁心仁术
麻木不仁
宽仁大度
见仁见智
积德累仁
大仁大义
成仁取义
麻痹不仁
残暴不仁
蹈仁履义
含仁怀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