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解衣抱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9热度
- 0评论


解衣抱火:
拼音:jiě yī bào huǒ
成语简拼:jybh
注音:ㄐㄧㄝ ˇ ㄧ ㄅㄠˋ ㄏㄨㄛˇ
发音:("xxzl.com.40807301116011");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解衣包火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成语解释:
见“解衣包火”。
成语出处:
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义熙十三年》:“关中华戎杂错,风俗劲悍;裕欲以荆扬之化,施之函秦,此无异解衣包火,张罗捕虎。”清·唐训方《里语征实》卷下引作“解衣抱火”。
成语例子:
清·唐训方《里语徵实》下卷:“此无异解衣抱火,张罗捕虎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解” 的基本字义:
剖开,分开:~剖。分~。瓦~。~体。 把束缚着、系着的东西打开:~开。~甲归田。~囊相助。 除去,除,废除,停止:~放(a.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;b.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)。~除。~饿。~乏。~惑。~疑
含有
“解” 的成语:
排患解纷
披襟解带
螫手解腕
授业解惑
瓦解冰销
瓦解星散
迎刃冰解
鱼烂瓦解
发蒙解缚
瓦解云散
丝分缕解
理纷解结
跑马卖解
蝉蜕蛇解
肌劈理解
冰解冻释
解兵释甲
解衣卸甲
桑落瓦解
刃迎缕解
“衣” 的基本字义:
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:~服。~着(zhuó)。~冠。~架。~锦还(huān)乡。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:炮~。糖~。肠~。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“胞衣”。 姓。
含有
“衣” 的成语:
衣冠齐楚
衣冠济济
衣冠济楚
衣冠赫奕
衣冠辐辏
衣不布体
素衣化缁
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
只重衣衫不重人
佛是金装,人是衣装
看菜吃饭,量体裁衣
衣不如新,人不如故
惜衣有衣,惜食有食
佛是金妆,人是衣妆
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
不耕而食,不蚕而衣
易衣而出,并日而食
衣不解带
牛衣对泣
汗流洽衣
“抱” 的基本字义:
用手臂围住:拥~。~小孩儿。合~。~残守缺(形容保守,不知进取)。 围绕,环绕:山环水~。~厦(房屋前面加出来的门廊,亦指后面毗连的小房子)。 胸怀愿望,志向:~负。 心里存着,怀有:~怨。~恨。~歉。
含有
“抱” 的成语:
抱头缩项
抱瑜握瑾
投怀送抱
抱残守阙
左拥右抱
怀冤抱屈
抱子弄孙
抱诚守真
抱残守缺
抱火卧薪
抱恨黄泉
抱蔓摘瓜
抱瓮出灌
抱火寝薪
抱朴含真
怀才抱器
怀材抱器
怀真抱素
怀珠抱玉
守阙抱残
“火” 的基本字义:
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~力。~烛。~源。~焰。烟~。~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 紧急:~速。十万~急。 指枪炮弹药等:~药。~炮。 发怒,怒气:~暴。~性。 中医指
含有
“火” 的成语:
出于水火,登之衽席
兵犹火也,不戢自焚
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
妒火中烧
火烛小心
真金烈火
厝薪于火
投膏止火
薪烬火传
熊熊烈火
满腔怒火
钻燧取火
香火缘
无明火
急如风火
十万火速
井中求火
火上添油
火上加油